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H股市场 随着内地企业以AH股形式同步上市及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内地与香港股市关系越趋紧密。继中国工商银行在2006年10月以AH股同步上市以来,内地企业上市集资的渠道及弹性越见增加。而中国人寿在2007年1月初成功回归A股市场上市,也为已经以H股形式上市的内地企业回归A股市场揭开序幕,使同时发行A股及H股的上市公司数目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7月9日,同时发行A股及H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5家。  相似文献   

2.
杨超执掌中国人寿的帅印,只有三年时间。在三年里,中国人寿回归A股市场,成为内地唯一在三地上市的金融企业,成绩卓著。2005年5月,杨超接过了中国人寿的帅印,其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中国人寿规模和速度之间的平衡。2006年,中国人寿首次扭亏为盈。2007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保险业在A股市场的开篇之作。如今的中国人寿,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在国内保险业中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三支保险A股均大幅上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分别上涨10%、5.89%和5.13%。其中中国平安的表现最优。6月2日,中国平安A股以43.58元收盘,股价创出半年新高,半年涨幅达93.3%。3日,尾盘更是封上涨停,受到超过8亿资金追逐,第一周周涨幅达到3.86%。  相似文献   

4.
李斌 《新财经》2008,(4):106-109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由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等44家上市公司引发的2599亿元再融资计划,超过了2007年A股市场半年的再融资量。受巨额再融资消息影响,A股市场产生了剧烈震荡。3月5日,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方案以92%的支持率获得通过,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问题再次引发市场抨击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不少省份受到重庆水务启发,正在寻求通过上市解决公用事业发展缺乏资金的问题继保障房建设、户籍改革之后,重庆水务在公用事业领域也开创了一个"模式"。2010年3月29日,重庆水务正式登陆A股,发行5亿股,发行完毕后总股本增加至48亿股,拟上市融资20亿元。实际新股发行价为每股6.98元,超募资金逾70%。这是国内首家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上市水务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水务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6.
一月揽事     
<正>中欧工商学院发布上市民企百强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携手Wind资讯发布2010年中国上市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中国平安、苏宁电器、美的电器、国美电器、民生银行位列前五。中欧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2010中国民营上市企业绩效报告》指出,和A股非民营上市企业比较,虽然民营企业规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07,(4):7-7
3月1日,平安保险H股回归A股将完成上市,这预示着,2007年,境外上市企业仍将延续回归A股热潮。  相似文献   

8.
李斌 《新财经》2007,(8):104-107
红筹回归,将成为2007年中国股市下半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年前,很多优质、赢利能力强的企业纷纷去香港、纽约上市,在借鉴了国外的管理模式和监管机制后,这些"出走"企业的确加速了成长。但同时,A股市场缺少了蓝筹股的身影,A股市场的市值总量在2006年前都没有明显的提高。红筹股的回归可以调节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尤其是在经过了一年半的大牛市后,红筹回归将增加股市的供给,对A股市场应该是长期利好。然而,也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由于企业在两地上市,红筹公司的内部管理及在两市的监管必然有所不同,可能导致上市过程中出现部分细节问题。最重要的,是红筹回归A股市场时的定价问题,香港与内地虽只有一桥之隔,却有两个长期相差悬殊的股价。所以,在红筹回归这个热点话题上,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期"机构视点"邀请了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和西南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张仕元,共同探讨"红筹回归"。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12月19日公布A股招股意向书到2007年1月9日正式挂牌上市,中国人寿闪电般完成了A股回归,上市首日即上涨了106.20%。[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仪式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举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先生敲锣开市。这是首家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票简称“工商银行”,股票代码分别为601398和1398。当日,该股A股以3.4元开盘后,全日高开低走,为后市留下上涨伏笔;H股开盘价3.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7.26%。依照惯例,工商银行捐赠港币100万元的公益金,这也是所谓的“选号费用”。工商银行A+H两地上市,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发行纪录(A股发行规模3466.44亿元);同时,工行成为历史上首只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步同价上市的股…  相似文献   

11.
3月5日上午10点,中国平安(601318.SH)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市观澜镇平安金融学院召开。主要议题就是备受市场关注的“千亿融资方案“,即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A股和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再融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继建行之后,日前中国石油公告称将递交申请,发行不超过40亿股A股。自此,红筹股回归的高潮正式拉启。红筹股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内地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建议,要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企业通过交叉上市引入多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关注,可能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少有研究从该视角切入。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S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投资者关注视角探究交叉上市与企业创新行为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1)相比仅在A股上市的企业,交叉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投入,该结论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在区分了交叉上市类型后发现,交叉上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A+H股交叉上市公司;(3)以境内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测度投资者关注的异质性,实证检验境内外投资者关注差异是引起企业创新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拓展了交叉上市领域的研究范畴,并为解决中国企业创新不足提供不同视角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世纪佳缘、搜房网和巨人网络对曲线并购,A股美股双层结构和借壳上市三种中概股回归上市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并购在现阶段回归速度最快,借壳上市则成功率最高。同时曲线并购和A股美股双层结构都能避免拆VIE结构带来的法律和税务问题,借壳上市则是A股美股双层结构和借壳上市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为中概股回归上市模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21日,对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来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天,在经历了5年的改造和审核之后,苏宁电器(002024.SZ)股票正式上市,当天以29.88元开盘,32.70元收盘,与发行价相比,涨幅超过100%,为同日中小企业板新上市三只股票之最,并持续高走,成为中小企业板第一高价股,顺利登陆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08,(4):10-10
3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07年年报,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了4000万元,其中董事长马明哲税前报酬为6616.1万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7.
吴水亭  徐扬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1):83-85
文章以1998--2008年间的A股和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双重上市公司在发行管制条件下的择时行为。结果证明,在H股上市的公司回归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择时行为,表现为对市场条件和政策的择机行为显著。同时也证明,研究期间的汇率变动也是显著影响H股回归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阿里巴巴拟赴美上市,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却要远赴美国上市,有人怪罪于A股目前过于严苛的上市门槛。笔者认为,考虑到目前A股现实,阿里巴巴不在A股上市,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港股由于坚持同股同权,由此错失阿里巴巴这家大公司,A股市场也是以同股同权为基本准则,自然也难以适合阿里巴巴来上市。目前A股市场体制机制发育还不完善,贸然降低上市门槛,更将引发诸多问题。阿里巴巴的2.31亿话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部在中国,一旦在美国上市,为阿里巴巴奉献了利润的中国耍家和卖家,却难以分享阿里巴巴的红利,有人认为这有点遗憾。但假想一下,如果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结果将会如何?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同报吗?未必。  相似文献   

19.
继IPO重启后前三单均为中小板公司后,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渝,601107.SH,下称"成渝高速")力拔头筹,成为首家发行A股登陆主板市场的公司。在H股市场闯荡了12年后,成渝高速终于实现了A股回归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石油回归是中国股市上的大事.局内人或旁观者里面.歌功颂德者有恰巧在其后A股大跌1000点.义愤填膺者有。笔者认为这两种情绪皆有不妥。 先说属于技术层面的后者。 流动性过剩的中国股市,走到今天的高度.已经面临资金面的困惑与制约。中石油回归当天.沪市A股总成交金额为1571亿.一只中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