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玉米是河北省主要农业作物之一,切实促进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由此,基于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对其竞争力进行提升路径研究,对优化当地农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以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为依托,剖析制约玉米加工产业优质发展的根本,并提出提升河北省玉米加工产业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继云 《中国市场》2011,(15):66-67,90
制造业水平是地域实力的重要标志,装备制造业作为为制造业提供生产工具的基础行业,是决定地域工业实力强弱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加快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行业龙头、建设重点产业集群、谋划和夯实产业发展增长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提升河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韩露 《中国市场》2013,(20):27-28
突出产业特色对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家纺产业相比于国内外发达地区还有明显差距,要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在产品设计开发、营销策略、品牌塑造、家纺产业集群等各方面走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并最终带动河北省家纺产业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产业是河北省重点优势产业,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后脱贫时代河北省贫困县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补贴政策、发展模式等入手,研究中药材深加工能力、品质、机械化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提升中药材品质、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知名道地药材和实施中药材补贴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宋樱  胡伟 《农机市场》2009,(8):18-20
玉米和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小麦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对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2007年全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7.23%.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2007年全国小麦机收水平已达到79.17%.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河北省童车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河北省童车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要素优势,需求市场空间较大,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但存在着企业竞争较弱,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河北省童车制造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精确市场定位,提升产品竞争力;重视技术研发,抢占产业制高点;严格质量控制,凸显产品性价比,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河北童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出现各式各样的新兴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就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最好体现,是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通过实证分析物流产业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河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降低了第一次产业结构比重,提高了第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总体来讲提升了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水平。虽然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增长,提升了产业结构水平,但第一产业结构比重的显著下降说明了忽视了农村物流建设,导致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因此,也可以说明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周小勇  吴玉萍 《现代商业》2012,(10):119-120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实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电子商务在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信息交流与交易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实施电子商务可采取的政府主导型、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协同合作等四种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9.
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王海英 《北方经贸》2021,(3):141-144
伴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康养需求日益增加,康养产业成为继IT产业之后一个蓝海产业。"十三五"以来,河北省依托丰富的康养资源、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产业体系还不完善,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必须继续强化产业集聚和融合、产业标准化、技术创新、发展环境建设,以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农机市场》2011,(9):63-63
从今年起,新疆每年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将增加到5000万元。力争到2020年,使大宗农作物生产实现全面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记者从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中了解到,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自治区正在提升大宗农作物装备水平,以粮棉生产机械装备的现代化为切人点,全面实施棉花、玉米等大宗作物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重点解决南疆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和条件具备的优势棉区棉花机械化采收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玉米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产融合发展等政策的出台,国家将目光聚焦在玉米加工转化和"去库存"上,玉米生产和深加工业势头强劲,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已经出现了"玉米产业"或"玉米经济"的说法,玉米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在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常规玉米品种和专用品种结构不合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科研投入力度不强,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然而目前关于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路径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开展对玉米加工及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1.蔬菜产业存在比较优势.蔬菜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农活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不易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如种植1亩玉米平均要花费8个工作日,而种植1亩蔬菜则平均需要200-300个工作日.蔬菜生产可发挥中国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加之农民的收益期望值较低,降低了单位成本,导致中国大部分蔬菜价格大大低于日本国内价格.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疆特色林果业已形成规模生产,并成为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仍存在绿色果品开发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农户的产业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影响要素与竞争优势,提出新疆特色林果业应实施产业增值策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产业集聚优势,提升林果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提升河北省产业和资源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应通过制定电子商务产业激励政策,推进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以正定小商品市场为龙头打造全球网货中心,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加快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实施旅游业电子商务化等措施,从而建立电子商务强省,推动河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日,作为2019中国国际农机展配套会议活动之一的"中药材生产机械化论坛"隆重举行。来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中化中医药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中药材产业和机械化研究领域的8位大咖汇聚一堂,以"绿色创新,优质高效"为主题,交流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机械化发展大势,分享中药材机械化研发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乙醇产业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乙醇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包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我国在发展乙醇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过于依赖低廉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日益缩小、乙醇出口市场单一、过于注重价格优势。本文指出应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等方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乙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乙醇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包括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我国在发展乙醇产业过程中所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过于依赖低廉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日益缩小、乙醇出口市场单一、过于注重价格优势。本文指出应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等方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乙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三大谷物类作物之一,产量高,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等。不仅可以食用,作饲料,也是工、副业的重要原料。随着相关工副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玉米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使用价格逐步提高。随着我国小麦收获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水平偏低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对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玉米收获机械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玉米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据估计,玉米种植面积在三亿亩以上,但机械化收获水平不足 2 % ,而玉米人工…  相似文献   

20.
产业内贸易——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传统贸易理论引导出产业内贸易理论。基于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现状后,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其中通过开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使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直接得到动态提升,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为制造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提升做准备,但二者的开展都提高了阶段性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