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融资问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大众创业,助推经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不断从政策法规层面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商业银行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必须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S银行普惠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在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的S银行普惠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普惠金融服务能够让小微企业、普通农户等群体及时的以合理的价格获取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快速提升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农村是普惠金融的关键,以安徽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村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及小微企业存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普惠金融产品等方面分析安徽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从发展目标明确、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流程再造、信贷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难题和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所以,政府应该发展内生性的普惠金融机构,加强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改善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始终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一些新的融资机遇和融资途径。在普惠金融背景下,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普惠金融运作及监管体系,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创新,不断扩大正规金融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领域,适度拓展微型金融业务范围,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自我成长和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协同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的微型金融业务也要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从而使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普惠金融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战略任务。在前几天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并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李克强总理也表示,要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精准脱贫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解决融资难  相似文献   

6.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内生金融理论视角,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考察了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环境是制约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研究通过探究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同时为保障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提出了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夯实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产业基础等推进路径。希望对于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进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需要建立有效的、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能使弱势群体平等的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权利。尽管普惠金融在理念上是完美的,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现实困难,发展普惠金融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从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方面指明了普惠金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747篇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数量在2019年激增,并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核心作者多表现为高校教师、师生合作;机构间合作紧密,但存在一定地域限制;研究热点包括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逻辑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及中小微企业关系的研究;研究前...  相似文献   

10.
从普惠金融的内涵出发,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当前企业与家庭方面、银行业及其金融产品方面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以及政府政策,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商》2016,(7)
普惠金融的概念是在我国的十八届八中全会上提出的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为社会的各个群体和阶层提供全方位、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为小微企业和中低阶层的人群提供服务。在我国,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服务三农,探索和研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模式,能够实现更多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富裕之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南宁市普惠金融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小额信贷、涉农贷款和绿色贷款等方面出发,围绕研究主题,分析南宁市小额信贷项目规模和数量、中小微企业获贷率和融资成本发展现状,并对南宁统计年鉴和广西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经研究,从长期来看南宁市金融机构应借鉴银行创新模式探索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组合方案、政府融合金融资源提高涉农贷款的投放效率和质量、加强绿色贷款发放和使用等,以期助推南宁市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更新,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3.
政府部门提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求,但中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本文结合自身银行中小企业授信工作经验,从企业固定消费支出角度,提出通过分析企业水电费、人员工资、纳税等数据变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银行授信的思路。以企业固定消费支出为基础,相关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银行共同努力,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市场周刊》2020,(18):0127-0127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普惠金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希望。从我国金融的发展来看,普惠金融的开展为小微型企业以及行业个体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帮助,社会经济走向了更为活跃的发展路线。但是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主体也开始需要面对更多琐碎的金融风险,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工作。鉴于此,文章对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基于普惠金融政策下,国务院发布政策——对普惠金融领域实施定向降准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老问题,该政策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别从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对普惠大众客户进行较为精确的分层、分类,增强业务的针对性;发展普惠金融事业银行必须突破自身的惯性思维和传统打法,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大力加强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创新工作,不断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活力和发展空间等方面对金融企业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探索,为金融企业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洪燕 《商》2014,(38):166-166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普惠金融的进程中,村镇银行在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与服务缺位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丰富了我国县域金融资源,促进了“三农”经济与小微企业的发展,但其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融资困境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信用风险等多方面对村镇银行融资困境的具体表现展开分析,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1月吴晓灵、段应碧和我发起成立了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主要是促进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为尊重银监会在2015年初成立的中国小贷公司协会,2015年3月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包商银行和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五方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业务范围有所扩大。同时承担了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的筹备工作,就设立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事项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消除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限制,破解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能够获得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中小微经济体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输血",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一直迫切,"无抵押、无担保、无报表"是最主要的障碍,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面临成本高、回报低的问题。如何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对接,是当下发展普惠金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直致力于落实中小企业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