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经贸》2010,(7):71-73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两岸经贸关系从“自下而上”的民间推动阶段发展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制度推动阶段。就如大陆与港澳签署CEPA、与东盟签署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协议一样,大陆与台湾间ECFA的签署将对广东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我国对台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区,ECFA的签署,将为深化粤台经贸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ECFA的签订确立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方向,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两岸经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接着分析了ECFA的签订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后ECFA时代加快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业研究》2011,(10):160
<正>商务部蒋耀平副部长在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时指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以来,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两岸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成效初显,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有效运作,ECFA后续四个单项  相似文献   

4.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第五次"陈江会"上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步入制度化轨道,将加快两岸经贸合作,促进大中华市场的经济发展并提升两岸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ECFA的签订确立了两岸经贸合作的方向,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两岸经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接着分析TECFA的签订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后ECFA时代加快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该协议的签订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ECFA的签订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让大陆和台湾在各个层面的交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治及政策方面的原因,两岸的经贸往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平衡的格局,特别是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在融资合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需要一一解决。在分析后ECFA时代两岸合作的优势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两岸融资合作方面存在的障碍,并针对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为后ECFA时代两岸融资合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把两岸经贸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后ECFA时代"。可以说,这个时代有压力也有机遇,加强两岸的经贸合作既有主管条件所迫,也有难得的客观优势。面对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后ECFA时代"两岸经贸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五年的酝酿与协商,规范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流活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以下简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于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正式签署,ECFA生效后将成为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对促进两岸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意义重大。继CEPA之后,ECFA的签署对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无疑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与台湾两地农业发展存在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是两地开展农业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随着ECFA的签订与实施,浙台农业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分析浙台农业经贸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浙台农业经贸合作机制的措施,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农业产业链对接机制、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机制和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2010年,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台湾是广西重要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ECFA助推了桂台经贸发展进程。基于阐述桂台贸易发展现状,分析ECFA对桂台贸易的影响以及在ECFA框架下桂台贸易面临的挑战,以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贸易结构;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桂台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交流;扩大桂台服务贸易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来,在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农业界的共同努力.两岸农产品贸易与农业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两岸农业合作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两岸各自的比较优势入手,通过对目前两岸经贸合作情况的分析,提出加强两岸农业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2010年6月29日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海峡两岸为深入开展经贸合作、促进两岸经济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FTA和ECFA都将以促进亚太地区对话、交流与合作为宗旨,为促进区域间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提  相似文献   

13.
两岸签署的 ECFA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巴拉萨模型对 ECFA实施一年后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从贸易流量、海关税收、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几方面分析 ECFA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区域自由贸易中不断做出积极贡献与努力。作为双边贸易协定,ECFA既不同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FTA,也不同于与香港、澳门签订的CEPA。本文简要概述ECFA签署情况后,以2007-2013年两岸贸易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了ECFA框架下两岸贸易特征。在此基础上,由于浙江与台湾有着独特的渊源与紧密的经贸联系,通过阐述浙江外贸总体情况及浙台经贸现状,本文提出了深化浙台经贸合作的策略建议与具体实施路径,希望不仅为浙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打造海洋经济强省另辟新径,而且能加强浙台经贸交流,进一步拓深两岸经贸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的成熟期。但ECFA仅仅是简单的框架,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ECFA能否得到持续有效的履行仍未可知。因此,文章运用博弈论对两岸长期坚持履行ECFA的效应、条件及完善ECFA的路径进行探讨,指出ECFA的后续履行必须坚持两岸对等互惠开放与合作的原则,并提出可以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投资等方向着手,逐步完善ECFA协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两岸经济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政治、地域、经济关系等因素,导致两岸的自由经贸区对接合作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又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两岸经济关系较为特殊和复杂,导致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研究和分析两岸经济合作中的问题,突破合作壁垒,是有效深化和改革两岸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影响,对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两岸自由经贸区对接合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闽台制造业整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作为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目前已取得初步进展,然而受政治等因素影响,闽台尚未实现制造业资源要素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随着 ECFA的签署与正式实施,两岸经贸合作由功能性阶段进入制度化阶段,为闽台制造业进一步整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后 ECFA时代闽台若能抓住“海西”建设及 ECFA实施的机遇,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合作,实现进一步整合,必将对闽台制造业竞争力与经济实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何晓春  姚恩育 《浙商》2010,(16):44-48
签署ECFA,两岸在制造业方面相互投资,在金融、贸易、物流等领域深化合作也都有很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月,国民党和台湾多个工商团体呼吁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后经两岸多次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从ECFA对两岸经济可能的影响出发,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动因尝试做出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商》2015,(6)
在ECFA背景下,桂台两岸的经贸关系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双方在金融、旅游、农业、林业、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就对两岸的物流运输系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本文就桂台物流合作的现状进了研究分析,并就如何推进两岸物流合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