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两者相互促进、支撑协同。文章分析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共生关系,剖析了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共生关系,并提出了构建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互动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尚玉兰 《商》2013,(14):174-174
城镇化进程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城镇化这一浪潮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农村经济这一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构成。本文将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工作积累,对目前城镇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迅速,而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占据较大份额,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可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而如何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党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加快发展需要农业现代化协同支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文章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探究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剖析了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力难以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受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的严重制约;城镇化资源聚集能力不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结合当地农产品优势和特色,实施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业人才的结构性缺陷;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城镇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边境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广西边境地区8县(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2014—2018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并提出对策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要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对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城镇化进程中,粮食自给率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很多场合,李克强总理都指出了处理好二者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保证充足的粮食自给是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的一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维护团结稳定和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首要任务。为此,在探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对粮食生产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2016,(3):260-261
在对1980—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单位根检验等数据计量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现代化有正效应,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城镇化水平也有一个正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水平的效应基本为零,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效应在短期内是正的,长期内为零;比较特殊的一个结论是,随着时间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产业结构的效应是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对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消解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城镇化进程中,粮食自给率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很多场合,李克强总理都指出了处理好二者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保证充足的粮食自给是任何时候都要绷紧的一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维护团结稳定和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首要任务.为此,在探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城镇化时粮食生产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论断明确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思路、实现路径、发展目标,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现实针对性。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国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11.
王倩  李丹 《商》2013,(12):256-25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产业,发展好农业经济很有必要。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等现象,由于劳动力的流失等因素很可能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放缓。文章对我国农业增长率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议论,并通过简单的回归表明,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增长率之间的确存在着负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解,运用OLS方法运用城镇化和年份来探究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农民收入总量和收入结构两方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变化进行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变化及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继云 《商业研究》2008,(5):177-180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云南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滞后、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是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力保障权利、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等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就业和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差异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基于新时代背景,对新型城镇化、多元化就业与扩大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认为:新型城镇化、多元化就业与扩大消费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三者关系依赖的主导力和关系结构存在差异.本文认为建立新型城镇化、多元化就业...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4)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将以聊城市为例,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研究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合理化对策,以期有效推动聊城市乃至全国新型农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镇化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借鉴,本文利用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空间分布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U型关系,拐点在城镇化率为68. 4%;城镇化与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公共服务业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拐点在城镇化率为48%,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水平随城镇化进程大大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从整体上看,城镇化与服务业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线性正相关性,服务业具有一定的集聚化趋势,这也印证了服务业结构存在向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结合服务业空间分布趋势,应以城镇化为基础,合理引导各类服务业在空间上有序集聚和分散。  相似文献   

17.
李胜 《市场论坛》2001,(7):31-32
几年前,中央及时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果断提出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战略决策.中央这两大战略决策,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指明了方向.下面,笔者将结合柳州地区实际情况谈谈农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  相似文献   

18.
在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大举措, 也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 展的一大战略: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农业人口与资源、 环境之间和谐共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个长远大计。以衣 村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业可持续 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系列矛盾以期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避免 再走破坏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相似文献   

19.
丁宁  徐从才 《财贸经济》2016,(4):149-16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缩小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的重要举措.本文阐释了流通业在“两化”发展中门槛效应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说,并运用门槛模型对中国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流通业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门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水平显著影响城镇在区域经济中集聚的稳定性,反映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各变量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中均呈现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流通业发展水平未达到门槛条件时,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当流通业发展水平达到门槛条件后,城镇化会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新疆劳动力结构变化及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相对速度的比较入手,提出了新疆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有利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