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文运用中国六个省份(北京、辽宁、浙江、广东、湖北和四川)1996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综合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综合水平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随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渐降低,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所以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1996~2008年政府经济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因果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农村投资支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价格补贴支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双重作用,城乡之间差别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97—2005年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的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相关指标,基于协整理论分析得出环渤海地区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唯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法治水平的提高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80-2008年度的数据对湖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面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纯收入不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缩小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为例,选取实际GDP、金融相关率两个指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85~2010年甘肃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来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把握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内在联系,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1978—2009年我国金融发展总量、金融发展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等指标数据,构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7.
选择中国和2011年新加入金砖国家行列的南非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通过分析中国和南非自1980年以来FDI与经济增长的总体状况,为研究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分别对指标变量进行平稳性、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中国和南非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中国在短期和长期内经济增长都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南非在长期内经济增长是FDI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新的保源,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本文构建了城镇化率、GDP与保费收入之间的VAR模型,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了城镇化对保费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保费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对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加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州市第三产业与城市化进程进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当城市化进程提升1%时,第三产业就上升19.54494。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有效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却不能相应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建构一个包括农业和非农业的两部门经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过程中二元性的关键作用。遵照布吉尼翁和莫里森的作法,使用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二元性的指标。协整分析表明,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存在明显的反方向变化。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8.25%的调整力度使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二元性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成因。  相似文献   

11.
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以三峡库区典型地区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基于万州区1999~2014年度相关数据,对万州区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阶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万州区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和长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中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能够相互促进,中长期只存在货运量对物流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物流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保险赔付额、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政府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对中国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农业保险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均大于1;协整检验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各变量均是农业保险需求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发现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以相当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调整至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1978—2010年为样本区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建立了回归模型对广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广西经济增长不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能源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78-2012年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我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且因果关系是单向的;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都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波动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agano(1993)金融与经济增长模型和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给出计量宏观金融效率的综合指标,对中国宏观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多元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宏观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宏观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对宏观金融效率有显著的“需求引致”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1979--2009年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资本投入、外资利用、对外贸易、非国有经济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资本投入、外资利用、对外贸易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非国有经济发展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资本投入、外资利用、外贸依存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为非格兰杰因果关系,非国有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陕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FD I)、对外贸易(MY)变量之间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表明陕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均是陕西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陕西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较强。指出陕西经济增长不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增长的原因,而是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陕西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能源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正确把握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出台高效的经济引导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遵循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依从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0年间存在从国内生产总值到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量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利用相应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动态预测得出2020年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速约为7%。  相似文献   

1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规模指标还是效率指标来看,中部的金融发展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部崛起必须依靠金融的推动力,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20.
依据1998年1季度至2011年2季度的季度时序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国并购数量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因素与并购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还发现经济增长是并购数量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并且实际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和股票收益率与并购数量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