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中国海岛县(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12个海岛县(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点和趋势进行研究;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表现出各个海岛县(区)总体规模差异及其变动情况;运用位序规模、聚类中迭代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海岛县(区)产业的空间格局分析.发现海岛县(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在原有单核心模式下,—产和二产单核心格局向多核心格局转变并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三产将成为未来产业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其转型发展的关键。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7-2016年山西省19个产业部门发展状况进行剖析,将各产业部门按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优劣势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间,同时具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的增长部门由第二产业的采矿业演变为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这一转变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密切相关。最后,根据产业部门结构及竞争力优劣势,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的高度化发展和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等是决定和影响产业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通过影响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对外贸易结构来促进产业的高度化变迁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一过程既是技术进步重要性日益显现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泉州市用水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问题,研究泉州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用水结构演变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首先采用SSM方法对泉州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基于泉州市2000—2009年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数据的分析揭示两者的演变进程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泉州市产业结构较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是总用水量不断增加的动因,而第二产业基础和竞争力均优于第一、三产业,驱动工业用水比重持续上升,农业用水比重直线下降,生活用水比重较小且微弱变化,论证了泉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用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泉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及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刘通在,李仲开,靳文波一、我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从产业结构的一般演变进程看我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三次产业由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结构。从我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看,这一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具有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属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49—1978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实施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1979—1997年,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纠正失衡和产业协调发展;1998—2012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内外需扩大和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重启的特征;2013年以来,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研究每一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结构升级的成因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研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演变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为新常态下实现"双中高"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丹阳 《科技和产业》2023,23(8):101-108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熵分析2000—2020年河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借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产业结构呈专业化发展;第二产业结构素质较优,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第三产业竞争力素质较优,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消费水平和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利用外资水平、科技创新和科教水平等促进产业结构专业化。最后,为推进区域转型发展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通过西安、宝鸡、杨凌三地市产业结构与人口分布的观察数据,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差异受产业结构与人口分布影响明显,Moran’sI呈负值,区内呈空间负相关,地域间辐射能力不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区域差异明显,且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区域间联系不频繁,相互辐射力度不够。文章据此提出3点建议:一是合理配置区域产业结构;二是加快区域科技人才的吸收和流动;三是增强区域各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由低向中、高等收入阶段演变并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发展特点和趋势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受到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劳动红利明显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企业和产业在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选取20项相关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产业吸引力、支持力、发展力与选择力间存在不均衡发展,整体能力有待提高。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相应对策。这些实证分析结果对所研究的省区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四种测度方法,并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江淮城市群10个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34类工业、27类制造业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定量刻画。研究发现: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层次总体上较低,内部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度呈现明显的"T"型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度则呈现"一圈一带"状分异模式,三者并不协调;城市群各地市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普遍过低,工业结构差异较大,产品和产业链分工较弱;城市群内产业专门化偏高,分工仍以产业间的部门分工为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T"型产业空间整合、优势产业分工协作、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发展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