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基于2011—2020年10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高标准发展、可持续发展、惠民生发展三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估,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稳健性以及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高标准发展、可持续发展、惠民生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并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效应最明显;(3)“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非邻近国家、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以及资金融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1—2019年54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主权债务占GDP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参与该倡议非洲国家外债流量占GDP的比重,且该结论通过了多种形式的稳健性检验,包括时间异质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等;对于多样化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债务占GDP的比重下降更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出口、投资、基础设施等中介效应,降低非洲国家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与61个经济体在35个行业维度的贸易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效应,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探究。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吸引外商投资两个渠道对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倡议对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促进效应并未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行业,而是相对均衡地推动了各行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此外,“一带一路”倡议还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创造。本文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效应的研究,为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跃升、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庆昉 《中国外汇》2023,(10):54-57
<正>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大力支持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在金融领域围绕金融产品创新、经贸往来互动、产业深度对接等方面推动深化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汇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智慧、资源和力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凝聚智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数字经济国际投资合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国际投资合作,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互联互通可能是其关键作用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区位特征区分考察,“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投资风险较低的沿线国家,且对亚洲国家的投资存在更显著的促进效应;从企业投资存续类型区分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持续投资和投资进入的促进效果更好,对投资退出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国际投资合作领域的研究内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出效率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升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所增加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合作,均需要沿线城市通过大量的地方财政支出给予支持。那么,进入该倡议体系的沿线城市是否存在一种内生动力,其财政支出是否变得更加有激励性?该政策冲击是否增进了财政支出的效率水平?笔者希望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地方政府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效率是否显著,是否有助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高质量投入。我们将此倡议的实施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全国272个地级市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政府财政支出随机前沿面的影响效果,并识别了其中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投资效率及其分解,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一带一路”政策等因素对沿线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政策对沿线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一带一路”政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强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郭玲 《上海保险》2018,(6):30-32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该倡议以亚欧地缘为基础,实施重点之一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将极大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其中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受到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外国销售公司税收案是WTO受理与补贴有关的较有代表性的案件.从DISC到FSC,再到 ETI,美国连续设计了一些税收措施以促进其出口.采用全球税收体制国家的纳税人与实行豁免制国家的纳税人在低税率来源国竞争时,前者处于不利地位.境外所得豁免征税不构成被禁止的出口补贴.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措施,能免于SCM协议下的审查.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信贷挑战金融行业的竞争并加快金融创新,次级债是金融机构在追逐利润前提下的资产证券化产物,然而资产证券化放大金融风险。有效性冲突是现代金融风险的一个新特征,它挑战现有金融监管方式,金融监管不能适应创新需要使得次级债风波重创美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指出要凭借“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后作进行大胆地尝试,阐述了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具体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指出应如何对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三农”问题的制约。政府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业投资体制,并以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县域经济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15.
林雄 《涉外税务》2005,(8):65-66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已实施十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现行<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正处于调研、起草阶段.笔者拟从比较2001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与现行<预算法>的规定入手,总结这两部法律实施的经验教训,借鉴<征管法>行之有效之处,对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保障预算收入提出一些比较有益的修改建议,以供立法机关在修改现行<预算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宪普  李宪明 《银行家》2002,(4):144-145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福费庭融资业务由瑞士苏黎世银行协会首先开创.5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上资本性货物的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进口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3至6个月的融资期限,而要求延长付款期限,福费庭融资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当前福费庭业务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并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福费庭二级市场.据统计,全世界年均福费庭交易量大约占世界贸易额的2%.  相似文献   

17.
王磊 《银行家》2004,(1):122-125
节俭与奢侈、储蓄与挥霍这两种对立的经济行为究竟何种对社会有利?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继承了历史上主张奢侈和挥霍对社会有利的思想,并引述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为经典加以申明。 《蜜蜂的寓言》描绘的是一个蜜蜂王国的盛衰过程。这蜂国原是“科学与勤勉的一方伟大苗圃”,“数百万蜜蜂无不在纷纷尽力,满足着彼此间的虚荣与贪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中,我国强调的是前者,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我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选择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1994年的税制改革选择增值税为主体税种,体现了效率优先;而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弱化则说明我们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背离;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下降和强调效率原则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分析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经验化、常识化,甚至是庸俗化倾向的基础上,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问题式"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抵制和规避"原理"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上述弊端,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抑制资本市场“老鼠仓”行为之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信犯罪是一种破坏诚实信任关系并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多种特殊的背信犯罪.是否应设立普通背信罪,从1997年<刑法>修订至今,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老鼠仓"事件的探讨,分析背信罪的本质和构成要件,揭示增设背信罪的必要性在于弥补法律漏洞,增强<刑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