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一、将计账基础重新引入"公允价值" 新准则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时规定:"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未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由准则可知,在新修订的准则中提出了两个计量模式,一个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另一个是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则采用账面价值计量.对于发生补价的,准则也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一)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二)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二)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营业外收入,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企业合并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具体准则之中。比如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要求,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性资产交换》的规定,如非货币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企业合并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具体准则之中。比如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要求,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性资产交换》的规定,如非货币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抵债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对于债权人而言,对受让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中对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做出如下解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8.
《财会通讯》2007,(10):17-18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概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其他相关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共三章十条,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着重解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资产的成本确定和相关损益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土有些国家开始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另一些国家在努力缩小本国准则与IFRS间的差别,甚至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采用IFRS,向IFRS趋同的倾向非常明显.但是,世界统一为单一准则是否就最好,日本和美国的趋同是否就是采用IFRS还是一个问题.市场上应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准则并存,相互竞争,优胜劣汰.另外,最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关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案有为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之嫌.作者主张将金融工具分类为金融投资和营业投资,对前者适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0.
并购支付对价是指并购方企业为取得被并购方企业(也称目标企业)净资产或控制权而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放弃的其他有关资产项目或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对价是并购双方焦点所在,支付过少,目标企业会拒绝接受并购;支付过大,并购方利益遭受损失。因此,支付对价的评价是企业并购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饶静文 《会计之友》2013,(13):30-32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文件,公允价值会计改革进程全面展开。文章拟从新准则内容出发,关注公允价值计量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别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规定了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两种计量基础:一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即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二是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即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同时准则中指出两种计量基础下损益的计算: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当期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的,不确认损益。  相似文献   

13.
正为统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计量指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1年5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为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也于2014年1月2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 39)。本文拟在探讨公允价值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几个问题。一、公允价值的定义与性质  相似文献   

14.
新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及纳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芳 《财会月刊》2007,(10):22-23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相似文献   

15.
新收入准则在折扣核算方面有了新的变化,采用净额法进行核算,即赊销商品时按扣除现金折扣后净价确认销售收入,但应交增值税仍按现行税法规定按现金折扣前的价款作为计稅依据。采用净价法核算有三大依据:一是依据新收入准则的计量规定,考虑现金折扣合同的“支付条款”;二是商品控制权转让之后的“可变对价”,由客户的支付能力决定;三是判断购货客户主观意愿会力争现金折扣。销售折扣券业务是销售单位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而给购货客户低于商品正常价格一定比例而凭券取货的业务,是新收入准则规范的“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的一种业务。折扣券业务发生时将交易价格在实际销倡的商品和折扣券商品之间进行分摊,前者确认为收入,后者确认为“合同负债”;实际发生折扣券业务时将先前确认的“合同负债”转为主营业务收入,倒求折扣券业务商品的平均价格;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随确认的收入额计交。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计量属性概述(一)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  相似文献   

17.
并购支付对价是指并购方企业为取得被并购方企业(也称目标企业)净资产或控制权而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放弃的其他有关资产项目或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对价是并购双方焦点所在,支付过少,目标企业会拒绝接受并购;支付过大,并购方利益遭受损失。因此,支付对价的评价是企业并购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据》2001,(6):12-13,21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和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两个准则中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例如,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财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在于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不受其他方任何因素的影响下所确定的,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主要在于我国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会计准则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影响了会计要素计量的可靠性,二是关联交易影响了价格的公允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上市公司以少量的资产抵偿大量债务,从而达到实现利润的目的。这种不公允的交易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不不可能产生的。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减少因会计规范不恰当而形成的泡沫,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整合和再安排的事项,因其整个过程并不创造新价值,因此,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过程中不应当实现利润。《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做了重新规定。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该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IFRS13)的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认为当前我国不宜急于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实现国际趋同的同时还要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及纳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