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应分析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1999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时期推出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效应是支持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引导农村信用社增加农户贷款,进而改善农村金融服  相似文献   

3.
一、支农再贷款政策效应差异性分析自1999年发放支农再贷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支农再贷款使农民种地的愿望基本能够达到,但要实现支持农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日照市五年来支农再贷款的分析,在进一步调整政策设计、完善运作机制、切实增强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催化效应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 通 过对 日照 市 五年 来支 农 再贷 款的 分析 , 在进 一步 调 整政 策 设 计 、完 善 运 作 机制 、 切 实 增强 支 农 再 贷款 政策 的 催化 效应 方 面提 出了 改 进建 议。  相似文献   

6.
一、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效应(一)支农再贷款改变了农村信用社经营观念,巩固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农村信用联社以支农再贷款为契机,在加强管理中求发展、求效益,把效益作为考核基层信用社主任政绩指标之一,使基层信用社转变了思想观念,改变了以往怕担风险、宁可亏损也要少  相似文献   

7.
1999年,在国有商业银行撤并设在县、乡一级机构,纷纷上收基层贷款审批权的背景下,人民银行为有效缓解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不足和农民贷款难的双重矛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适时推行了支农再贷款政策。支农再贷款政策施行七年来的效果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制度缺陷和不足?以及不同经济区域支农再贷款政策如何加以调整或退出等问题,是本文通过对双鸭山地区的个案研究力图要论述的重点。一、支农再贷款政策的积极效应-农业、农户、农信三个层面的多赢局面支农再贷款兼有政策性贷款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性,也决定了其目标的相关性和多元性,我们很难…  相似文献   

8.
支农再贷款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农户贷款合理资金需要的一种货币政策,对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政策效应逐步凸现.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在引导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及企业涉农贷款建设周期不尽协调、用途不尽合理等局限性仍然存在,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不断完善,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普洱中支及辖内县支行积极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再贷款差异化运用模式,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为主线,结合当前辖区重点工作,形成了"安居先行、产业支撑、探索试点、差异运用、精准投放"的再贷款扶持模式,重点支持了农村安居工程、县域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重大民生工程。截至2016年9月末,累计向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7.5亿元、扶贫再贷款2亿元,支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信用社经营状况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以农业为主且欠发达的地区来讲,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离不开支农再贷款的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更需要支农再贷款政策的运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自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以来,相应的管理办法得到不断完善,政策效应显著,本文通过调查对农村信社支农再贷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配合党和国家的农业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人民银行从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已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亿元,在此基础上,今年又有了增加,其宗旨在于发挥央行再贷款杠杆作用,支持农村信用社增加对农投入,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和农户的实地调查,笔者感到近年来支农再贷款在农村信用社靠支农求发展、靠支农增效益、靠支农降风险、靠支农树形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边缘,跨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阴湿区两大自然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集聚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境内资源匮乏,自然条件严酷,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农户的自身积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信贷资金的投入。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能力有限,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贷款需求,借入支农再贷款成为了其最高效、最便捷、成本最低的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赵红梅  何畅 《银行家》2012,(9):108-109
随着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山西省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规模农业迅猛发展,但靠农户自身积累短期内却难以实现大规模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太原中支")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春耕生产和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政策要求分析设立衡量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指标,并根据实践经验和数据的可得性列举了可能影响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筛选对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优化支农再贷款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5年支农再贷款使用情况2015年友谊县人民银行共为友谊农村商业银行提供支农再贷款资金43000万元,为该行发放涉农贷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坚定了其服务“三农”的信心,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充分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支农再贷款主要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用于满足新农村建设、农户及涉农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及储运、农村传统及特色种养殖业等切实改善农民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资  相似文献   

18.
薛伟宝 《新疆金融》2008,(11):49-50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推出的支农再贷款具有双层政策效应:其表层政策效应为扶持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支持农村金融;其深层政策效应为支持“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该项政策运作10年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其双层政策效应也发生了变化:其表层政策效应已经弱化,而深层政策效应仍处于强势之中。因此建议对支农再贷款的有关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淡化表层政策效应,强化深层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9.
支农再贷款实施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效应,但与预期有着很大差距,本文从货币政策效应方面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03,(1):44-45,48
一、实施效应评价 从资金层面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逐渐增强,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对巾央银行资金依赖的情况,人民银行再贷款的作用在逐步弱化。然而,针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合作金融的特殊性.中央银行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过渡性的、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应该是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