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著作权法》专章规定了侵犯著作权所应承担的责任。本文对著作权损害赔偿的侵权构成、赔偿范围、赔偿事实的认定、赔偿数额的计算作了分析论证。提出了在侵权构成中不能将“因果关系”作为必备条件,赔偿范围方面提出了权利人为制止不法侵害而进行的调查、取证及资料费、差旅费用以及律师费因  相似文献   

2.
因无效合同而引起的财产返还请求权的属性目前尚有争议,是原物返还还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二者在请求权效力、请求权范围、诉讼时效、适用条件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笔者通过对两类请求权的分析比较,赞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说。  相似文献   

3.
何某等系本市某房屋的权利人,经管该房物业的物业公司未经授权,即以自己名义将房屋出租给第三人居住使用,至案件发生前已收取第三人租金共计4030元,除向税务机关缴纳了房产税、营业税等计707.88元外,实际获利3322.12元。何某等以物业公司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损失4030元,后又将诉由变更为返还不当得利。楼律师点评: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案子,但却有许多的法律问题,有许多不同的争议。这个案子也仅仅是属于侵权还是不当得利就很值得探讨。首先不法出租他人房屋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物业公司在明知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郭健 《英才》2005,(6):50-51
为什么一个资产百亿的跨国公司会对一个成长中的、资产仅仅相当于其索赔金额的中国小公司如此大动干戈呢? 3月23日在深圳中院不公开审理了一起知识产权案:美国英特尔公司诉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进)著作权纠纷案。英特尔公司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称,被告深圳东进未经原告许可,复制、发行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原告的SR5.1.1软件中“头文件”,构成了对其著作权的侵权,请求法院判令赔偿 796万美元的侵权损失及相应费用。  相似文献   

5.
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为非给付不当得利之最重要类别,由德国判例所创。用于因自己之行为使他人蒙受损失,获得不当利益之均衡,然而,如何判但此处的“不当”利益,在法律上如何适用权益侵害不当得利,不无疑问。本文拟就权益侵害不当得利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及其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作一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与TRIPs协议的差距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侵权诉讼中对权利人赔偿的差距TRIPs第45条对知识产权行为的损害赔偿确立了三个原则:一是对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是侵权的侵权人,向权利人支付的赔偿应当足以弥补因侵犯知识产权而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二是侵权人应向权利人支付其它开支,其中包括律师费用;三是在适当情况下,即使侵权人不知,成员仍可以授权司法当局责令其返还所得利润或责令支付法定赔偿额。而目前我国的主法和审判实践中,对受到侵权的知识产权人的损失赔偿有三种计算方式:一是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快速增长,但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软件著作权侵权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文章以国内司法判例为基础,总结了实践中判断软件著作权侵权的主要标准,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岚 《城市问题》2012,(6):47-50,55
讨论了与城市建设关系较为密切的建筑作品的权利归属、修改权以及复制权等问题。认为为避免纠纷,设计方与建筑所有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修改权的行使等内容;对于建筑作品的抄袭问题,建筑作品复制的概念应限于从立体到立体的再现过程,对复制侵权的认定宜采用分解分析法,并且侵权的法律责任形式应主要采用改建和经济赔偿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外国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评析及对我国的立法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上间接侵权制度法定化、趋同化的形势下,我国关于著作权间接侵权制度的规定还仅仅表现为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本文以两个案例所反映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英美两国关于著作权间接侵权的不同规定,提出在我国应该建立以美国模式为基础的间接侵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余际  李阳 《企业导报》2010,(7):167-167
《侵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受损的,被侵权人有权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这是侵权法中产品责任中唯一一条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的条款,这相对于四十一条到四十六条的侵权责任赔偿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立法者要再次强调惩罚性赔偿,适用于何种情况,赔偿金额在什么范围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艺术陶瓷著作权的侵权已屡见不鲜。虽然它涵盖在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内,但不法分子还是无法杜绝。本文对艺术陶瓷的著作权侵权及维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著作权保护完善策略,明确了著作权的保护对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商标侵权的赔偿依据 我国法律十分明确地规定了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也规定:“有本法三十八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立法宗旨,依据法律实行民事制裁是我国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著作权侵权表现及其损害后果入手,就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侵权损害,用侵权法与社会法相结合的理念,从法律救济与社会救济的角度,具体探讨了对旅游资源作品侵权损害的救济途径。并且,突破了我国传统著作权侵权损害仅予以法律救济的单一做法,从法律责任承担和社会责任分担两个层面进行全面考虑,以期建构起法律责任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旅游资源作品著作权侵权损害救济制度,促进我国版权产业、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工伤损害和民事侵权的竞合问题,该如何处理这类案件,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笔者进行分析如下。工伤事故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因而工伤事故赔偿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人身损害事故为民事侵权行为,人身损害事故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范畴,因而人身损害事故赔偿具有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侵权的认定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讲,侵权商品的鉴定是商标所有人及其委托人。我们自查商标侵权案件中90%以上无法和商标所有人取得联系,取得鉴定证明。没有鉴定证明依据《商标法》处理是不合法的。 二、经济赔偿问题 商标权一旦受到侵犯,商标所有人可以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并要求侵权人赔偿自己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国家商标局也要求在罚款与赔偿之间应更注重赔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保护权利人利益的原则。然而,赔偿属《民法通则》调整的范围,是司法解决的问题,由行政执法解决赔偿问题难度很大。在实践中我们多采取协议赔偿的办法,但是由于侵权案件一般都是由商标所有人投诉的,双方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著作权纠纷,使网络侵权和合理使用的法律边界问题成为知识产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备受争议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认为其使用影片相关画面和场景的行为,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而不构成著作权侵权。我国应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立法,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网络作品的侵权与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侵权问题时有发生.但我国目前的环境侵权救济理论中盛行的补偿性赔偿原则,却无法为受害人和受损环境提供全面充分的救济.将惩罚性赔偿原则引入我国环境侵权领域,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法典》中的转租是指承租人与次承租人另行订立转租合同,不同于租赁权让与和租赁让与。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与次承租人订立转租合同(非法转租)不属于无权处分,系有效合同。承租人非法转租的,出租人得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承租人非法转租构成侵权的,出租人得请求恢复占有或者消除共同占有的状态。承租人非法转租同时构成不法管理的,出租人可基于管理利益剥夺请求权请求其交出额外收益。非法转租所获额外收益不属于不当得利。若非法转租最终未获出租人追认,转租合同发生给付不能,次承租人得请求解除转租合同并要求返还租金。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优越性远远高于其它媒介。然而由于微博的匿名性,在"人人皆作家"的微博时代,其为侵权制造了机会,尤其是在著作权领域。本文针对我国尚未完善的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从微博的著作权出发,为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浅显的建议,以提高人们对网络著作权的敏感度,从而保护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制度的缺陷,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屡屡受到侵害。在上市公司建立侵权民事赔偿基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侵权民事赔偿基金的来源,提出了管理办法和使用范围及综合保障体系。针对该问题在上市公司提取民事赔偿基金的比例、方法、保存及监管办法上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