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藤碱注射液关节内注射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健康3个月龄2.2~2.5 kg雄性大耳白兔50只,留空白对照A组10只,剩余兔随机平均分为B、C、D、E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A、B组给予0.2 ml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C组给予0.2 ml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D组给予0.2 ml青藤碱关节腔内注射,E组给予0.2 ml威灵仙关节腔内注射。在注射药物治疗48 h后处死所有兔,观察每组兔的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液白细胞计数、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B组兔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大于C、E组,C、E组大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兔关节和周围软组织中IL-1β、TNF-α水平高于C、E组,C、E组高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组兔软骨结构、软骨细胞、HE染色以及潮线完整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兔上述评分明显高于C、E组,C、E组高于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藤碱能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膜中TNF-α、IL-1β水平,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恶性循环,改善病变关节肿痛,从而对痛风性关节炎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方法将184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和B组(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双歧杆菌组),疗程7天,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Hp根除率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亦低于A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Hp治疗中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中老年DPN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红光治疗仪治疗组(A组)、甲钴胺治疗组(B组)、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震动感觉阈值(VPT)、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治疗减分率。结果治疗后,C组的FPG、2hPBG、VPT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SOD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B组的FPG、2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A组(P<0.05);A组的FPG、2hPBG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P<0.05)。治疗后与A、B、D 3组比较,C组T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与B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P<0.05)。治疗减分率A组为17.48%,B组为18.64%,C组为31.24%,D组为8.37%,C组治疗减分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运用红光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老年DPN疗效显著,与单纯红光治疗仪、甲钴胺治疗比较优势明显,可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患儿的疗效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经尿素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用药阿莫西林)、观察1组50例(用药大剂量克林霉素)、观察2组52例(使用小剂量克林霉素),疗程结束后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观察3组患儿Hp根除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1、2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Hp感染使用克拉霉素治疗,疗效确切、Hp根除效果理想,但使用大剂量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顺铂、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联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贝伐单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为73.00%,高于A组的58.00%(P<0.05);治疗后,B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CD4+、CD4+/CD8+高于A组,CD8+、Treg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0%,高于A组的2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病情缓解,改善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机体免疫功能,而且还能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具有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血药浓度的度洛西汀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5)与B组(n=35)。A组予以度洛西汀80 mg/d,B组予以度洛西汀60 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药浓度,焦虑、抑郁状态,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B组的66.67%(P<0.05);治疗第1周、第2周、第6周,A组患者血药浓度均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PHQ-9、GAD-7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胃动素水平高于B组,胃泌素-17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TESS评分为(3.15±0.52)分,B组(3.19±0.5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剂量为80 mg/d的度洛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血药浓度也高于剂量为60 mg/d,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腺苷脱氨酶检验对结核性胸腹水的检测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6例结核性胸腹水的患者设为A组,再选择22例炎性腹水的患者设为B组;20例恶性腹水的患者设为C组;25例肝性腹水的患者设为D组,皆采取腺苷脱氨酶检验,观察比较四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的ADA水平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三组间的ADA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ADA水平能够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腹水,对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果胶铋联合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炎症介质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于大石桥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呋喃唑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炎症介质、消化病生命质量指数(GL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OS、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GL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NOS、IL-6、IL-8水平及GLQ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胶铋联合三联疗法可通过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IL-6、IL-8水平,提高NO、NOS水平,发挥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提高黏膜血容量、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胃酸形成、保护胃黏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带量集中采购(简称集采)前后3种质子泵抑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 选取集采前2018年1—12月和集采后2021年1—12月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Hp根除治疗的51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组和集采A、集采B、集采C组。集采前后3组分别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比较集采前和集采后3组的Hp根除率、消化不良症状消失率和有效率,并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集采前后3种根除Hp联合治疗方案的根除率、消化不良症状消失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采后3组的CER显著优于集采前3组(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集采后3组的CER显著优于集采前3组(P<0.05)。结论 集采后根除Hp的3种治疗方案的CER更优,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甲钴胺对于眼底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于辽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 85 例眼底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43 例)与 B 组(42 例)。A 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甲钴胺治疗,B 组予以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B 组为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黏度(CP)、红细胞电泳时间(E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 组PV、HCT、FIB、ESR、CP、EPT 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98%,B 组为 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底病变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甲钴胺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口服80 mg/d缬沙坦,B组患者口服5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C组患者口服5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80 mg/d缬沙坦,连续服药12周,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测量。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下降(P<0.05)。与A、B组相比,C组降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A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A组总有效率为65.0%,B组总有效率为52.5%,C组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于中高度高血压治疗而言,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可以维持24 h降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比较三种术式治疗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三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B组患者采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C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和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可有效提高内固定系统稳定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丢失,提高术后功能恢复程度,且具有易操作、创伤小的优势,综合疗效优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利奈唑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利奈唑胺治疗,试验组加用血必净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明显降低,且试验组SP-A、MMP-9、TIMP-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利奈唑胺能改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血清SP-A、MMP-9、TIMP-2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流动力学平稳后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组(ACEI,150例)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ARNI,150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常规指标、总蛋白、总胆红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清除率。结果 ARNI组与ACEI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细胞比容以及血小板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两组患者总蛋白以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RN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ACEI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两组肌酐水平以及肾小球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沙库巴曲缬沙坦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病患治疗中,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以及左心室重构,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可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缬沙坦、拉贝洛尔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及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IF、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IF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与对照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缬沙坦、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调节血清LIF、Hcy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DHS、PFN与FHR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骨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A组(32例,行DHS治疗)、B组(32例,行PFN治疗)和C组(32例,行FHR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1A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B组,且C组优于A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比较,C组的Harris优良率93.75%,明显高于AB两组的65.62%和62.50%,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A组和B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DHS以及PFN治疗相比,FHR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手术的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前两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相关药物禁忌证、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等分为A、B两组,共160例,A组给予舒芬太尼0.3μg/ml 0.1%+罗哌卡因,B组给予芬太尼2μg/ml 0.1%+罗哌卡因,另选对照组(C组80例)无镇痛药物的初产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给药后10 min,断药1 h后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运动阻滞;C组较A、B两组产程二明显延长,产程一明显短;三组产妇产钳术,剖宫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宫素的使用率方面,A、B两组较C组高(P<0.05);三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个别产妇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第二产程时间延长,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缩宫素使用率升高而剖宫术率和产钳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数控电磁仪不同输出方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1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使用电子针灸治疗方式,B组使用电子针灸+磁疗治疗方式,C组使用电子针灸+磁疗+药物热敷的方式,七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的治疗有效率均在92.16%以上,其中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B组有效率高于C组,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组的显效率高于B、C两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数控电磁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钴铵联合血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Ⅲ、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甲钴铵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CⅢ、脂联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血糖和体重增幅达标率,记录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载脂蛋白CⅢ、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cy与载脂蛋白CⅢ、脂联素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与载脂蛋白CⅢ、脂联素成中等相关(r=0.641、-0.573,P<0.05);对照组Hcy与载脂蛋白CⅢ弱相关(r=0.473,P<0.05),与脂联素无相关性(r=0.064,P>0.05)。两组治疗1周、2周、3周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两组体重增幅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周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于感染性疾病所具有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儿童162例,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67例)、病毒感染组(B组,78例)和支原体感染组(C组,17例),并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D组。对比分析四组患儿在首诊时和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清CRP、ANC、WBC以及ESR。结果 A组血清CRP、ANC、WBC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中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指标(P<0.05);A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WBC、CRP以及ANC水平均较首诊时显著降低,P<0.05。<3岁及≥3岁患儿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RP是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成分,对于感染的早期判断以及严重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动态监测CRP,并联合检测血清ANC、WBC以及ESR能够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