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有成功的神话,都是成长的纪实一个创业者,如何从自己的1.0版本,进化为2.0版本?可以从造车新势力中找到参照。2023年1月前后,我们集中访谈了蔚来创始人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他们被称为“新造车运动”的代表,自2018年之后,中国最跌宕精彩的创业故事就从互联网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他们三人在互联网战场中都算是赢家,完成了亿万身家的积累,可又算不上是大赢家,是造车让他们开启了“第二人生”。  相似文献   

2.
李斌是围棋爱好者,汽车是强规划的行业,必须想三步,走一步。李斌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节奏今年下半年,蔚来创始人、CEO、董事长李斌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次数少了很多,甚至在广州车展也没有出现他的身影。就在半年前的上海车展,李斌还饶有兴致地与对面展台的何小鹏同逛双方展区。另一方面,蔚来企业层面的消息又不断进入外界的视野:二代换电站、10万台下线、出海挪威……如无意外,12月份,蔚来一年一度的NIO Day将再次把这家造车新势力和李斌推向聚光灯下。  相似文献   

3.
<正>造车有可能把一个成功者推向更大的成功,也有可能让他前功尽弃、一切归零。现在,任何结论都为时尚早如何看待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这个问题,李斌、李想、何小鹏有种不约而同的默契。“(2022年)还是挺难受的,甚至都快让我们忘了蔚来做的很多正面的事情。”李斌说。“(蔚小理)三家新势力的节奏和行业爆炸性的增长出现了一个错配。”李想说。“2022年第一个没做好的事情,是没有判断好行业变化、宏观变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何小鹏说。  相似文献   

4.
加速有件事,李斌已经18年没做了,今年9月底,他再度重操“旧业”:写游记。从9月21日~30日,他和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一起,开着一辆蔚来ET7,穿越欧洲5国10城,全程超过2500公里,拜访用户顾问团、合作伙伴、同事,了解各地牛屋和换电站建设进度,体验充电是否便利。李斌还有一个额外的任务,就是每天在蔚来APP上更新一篇“游记”。  相似文献   

5.
自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中国政府正不断降低新能源整车生产行业准入门槛,促使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行业兴起,有效保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持续稳定提升。在国外汽车品牌强势抢占中国市场的条件下,为应对长远竞争,政府逐步收紧对国产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促使自主品牌与进口品牌进行正面较量。  相似文献   

6.
辜向利刚来江淮蔚来工厂时,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辜向利在神龙汽车、沃尔沃做了近20年汽车制造,4年前来蔚来工厂做厂长时,按他以往的经验,这个工厂的建设太难了——时间紧、资源少、目标局……这个工厂被蔚来创始人李斌评价为“过去十年里中国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最终顺利建成并投产,成为蔚来2020年4.3万辆年交付量和近千亿美元市值的重要后盾。  相似文献   

7.
王政 《经营者》2004,(5):44-44,46-47
在地球之上的中国,有一群造车的“大象”,以踏实和坚韧向全球市场冲击。勇往无前是中国造车人的执著,“大象”的驱动力和牵引力,更是驱动整个汽车产业前行的动力。大象起舞,就是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更是中国汽车造车人翘首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比亚迪 “袋鼠式”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梅 《经营者》2008,(19):70-71
能够打破“外行造车失败”的魔咒,缘于比亚迪独特的“袋鼠模式”,其在电池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为汽车产业的成功建立了保护性“育袋”。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之上的中国,有一群造车的“大象”,以踏实和坚韧向全球市场冲击。勇往无前是中国造车人的执著,“大象”的驱动为和牵引力,更是驱动整个汽车产业前行的动力。大象起舞,就是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更是中国汽车选车人翘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0.
在欢庆一汽建厂50周年的日子里,喜事多多的一汽人终于实现了几代造车人为之拼搏了整整50年的梦想——让造车人有其车。车城一号门广场100台披红戴花、整齐排列的红旗、捷达、宝来、雅酷、幸福使者等一汽生产的崭新轿车,把祖国“第一汽车”城装扮得更加壮丽多姿。“一汽轿车进入员工家庭首发式”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11.
李乐天 《新前程》2007,(12):18-23
中国众多声名显赫的企业家曾经都是“走钢丝”的高手。作为汽车行业“自主造车”的代表人物,尹同耀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在汽车、尤其是轿车产品较高利润的诱惑下,兴起了一场由地方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介入、企业积极参与的“造车运动”。根据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和我国汽车产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这场“造车运动”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3.
五粮车     
张军 《英才》2009,(4):29-29
曾经,“外行造车”一词的意思接近于笑话,其盲目性和失败结局似乎不言而喻。但是今后,这个词的含义可能会稍有变化,因为在所谓的外行造车的行列中,又走出一位生力军——五粮液。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0,(4):18-19
2010年1月,荷兰Donkervoort公司的GT4级别赛车队伍首次携D8GT赛车参与到迪拜24小时耐力赛并获得第五的好成绩。自诞生31年来,这家公司坚持纯手工打造、“质量轻、马力太、操控强”的造车理念,为真正的车迷造车。  相似文献   

15.
4月1日,笔者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精英大赛”新闻发布会。这次大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但发布会上最抢眼的却是本次大赛的协办单位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因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缪雪中在会上谈到了一个热门话题。他的话题缘于这些天来上百家媒体刊登的同一则新闻:“民企造车的大旗还能扛多久?”媒体报道的依据是,奥克斯、波导等民营企业已经宣布退出汽车业,以此推断民营资本已经从汽车产业全线撤退。有媒体于是下了结论,称中国的民企造车已经“全军覆没”。对  相似文献   

16.
一款充满未来感的概念车.是否会有美好的未来?百度宣布造车15个月后,产品终于亮相——以一个虚拟人在元宇宙中驾驶着一辆概念车的形式。这让外界感觉,李彦宏的造车梦,看起来还有些遥远。6月8日,在百度元宇宙产品“希壤”中,集度汽车CEO夏一平以虚拟造型出现在舞台上,介绍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虽然是概念车,但也有了“车主”。百度的AI数字人“希加加”成为首位车主,驾驶这款概念车出场。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6,(11):62-62
20年前,她还是一位拖拉机手.今天,她是中国女性“造车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9,(23):29-29
入围理由:人称“造车疯子”、中国民企造车第一人。他曾被很多人称为“汽车界泛出的一条鲶鱼”、2009年,收购沃尔沃案的每一步进展都成为国内关注的焦点:吉利的标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更为关键的是,吉利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关键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吉利如果能够收购成功,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自主发展战略的高度看,  相似文献   

19.
扬与肖 《经营者》2012,(10):104-105
中国一汽发布红旗品牌战略,“力争让红旗品牌成为中国本土车企造车最高工艺和科技水平的代名词”,定位“瞄准国际名牌车和国内第一车”  相似文献   

20.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9,(8):4-5
黄宏生提前出狱收到业绩大礼;朱共山导演“左手挪右手”收购大戏;严介和要为中小民企开“药方”;仰融华晨汽车创始人欲圆造车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