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圳,一座充满创新气息的年轻城市,正在以光速般的速度,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科技创新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少人将深圳视作“中国的硅谷”,其开放的创新理念、进取的人才政策、广阔的市场前景、成熟的产业发展、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使得深圳成为吸引全球各地科学家、创业者的“吸铁石”。  相似文献   

2.
近日,《深圳市综合改革配套总体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该方案涵盖领域广、涉及内容多,强调了综合性、配套性和系统性。根据方案,深圳将争当“一市六区”,即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先锋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深圳将进一步强化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2020年5月1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9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及时贯彻落实《纲要》规划,同年7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出台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以《纲要》提纲挈领作为“总纲”,《实施意见》围绕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重点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三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背景,分析了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打造产业链闭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好港澳资源、加强深中合作、打造产业人才梯队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双区"建设战略背景下,加快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健康医药产业获得了爆发性发展.健康医药产业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性强、市场前景巨大,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2020年,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提出到2025年,广东要打造国际领先的万亿级的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的宏伟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省各城市如何把握住这两个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利好,利用好深港澳高端资源,快速推进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以中山为例,探索"双区"建设战略下广东省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正以中国速度,成为世界科技金融中心。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资源丰富,实现多层级科技金融资源的整合,是促进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外资作为湾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应科学导入、合理配置,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纽约“金融湾区”、旧金山“科技湾区”和东京“产业湾区”都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样板。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要立足实际情况,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中,实现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稳步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不断拓展,产业科技合作持续深化,江门全力融入深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将为大湾区产业创新协同和珠江口东西两岸协调发展,打造江门未来高能极的城市极核提供强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市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当前,随着黄茅海大桥跨海工程项目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江港澳协同合作的“时已至”“势已成”,为江港澳深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提供了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保障》2022,(1):26-27
[案例]深圳市社保局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推动深港体制机制"软联通",促进深港人民"心联通",推动大湾区社会保险发展衔接,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21年,在深参加养老保险的港澳居民超3万人,深圳社保现场服务首次跨境走进香港,社保服务"跨境办"取得重大突破.珠海市社保中心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湛江,是中国南方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被正式纳入,是广东省内目前唯一一个沿海港口可以同时互联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四大战略.以湛江现有港口发展为研究基础,提出了湛江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应如何创新城市内港口群融合发展,有效建设现代化港口,积极将为广东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证券市场导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管、主办,长期致力于服务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力求始终站在证券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前沿,是学界与业界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和纽带。本刊2021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多层次市场支持体系;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科创板、创业板创新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与创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导报》2021,(4):F0004-F0004
《证券市场导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管、主办,长期致力于服务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力求始终站在证券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前沿,是学界与业界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和纽带。本刊2021年推出以下重点选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多层次市场支持体系;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科创板、创业板创新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与创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黄富 《中国金融》2022,(6):70-72
<正>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深圳具备市场、制度、人才、资本等方面的扎实基础,也肩负着先行示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此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中支”)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总局指挥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海洋大省,发展海峡蓝色经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为福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优化我国沿海地区总体开发开放格局、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福建推进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开发利用海峡、海湾、海岛资源为重点,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打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20年推出以下参考选题,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多层次市场建设贸易摩擦、产业升级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创新资本形成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试范区)建设;科创板建设与发展;创业板改革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多层次债券市场改革与发展;海外多层次证券市场制度创新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蒲海涛 《中国金融》2022,(13):52-53
<正>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四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完善创新领域金融监管规则,研究建立跨境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盒。在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构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监管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20年推出以下参考选题,向广大作者长期征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多层次市场建设贸易摩擦、产业升级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创新资本形成与“双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试范区)建设;科创板建设与发展;创业板改革与发展;场外市场(含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与发展;多层次市场转板制度;多层次债券市场改革与发展;海外多层次证券市场制度创新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也是希望能够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深圳在湾区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和重要性也将是毋庸置疑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对深圳无疑是重大的利好,但是同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后,山东半岛成为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鲜明特色而晋级国家战略的区域板块。青岛作为山东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蓝色经济区建设为青岛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带来了机遇,也为金融保险业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和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不断突破,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大湾区金融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截至2021年末,大湾区内地城市与港澳间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保持大湾区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在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创始院长Holger H. Haldenwang看来,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商务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科技、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与经济引擎,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尤其是适配区域特点的国际化人才。放眼大湾区,深圳技术大学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人才需求新趋势的高校之一。建校至今不过6年,该校已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等领域初见成效,持续为大湾区输送科技及金融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