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9年以来,河南省西峡县按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实施党建、产业和人才示范“三个带动”,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党建示范带动,筑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持续开展党建示范点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桥头堡”。  相似文献   

2.
郭柳 《管理学家》2019,(12):53-54
乡村振兴关乎亿万农民,而民是国之根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乡村经济产业低端化,乡村农业人口“空心”化,乡村农业用地贫瘠化,农村精神文明空虚化,乡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等困境。确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五大重要路径,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开创乡村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通过分析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守好“三农”基本盘、推动乡村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办高校应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紧密对接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生产经营,助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陶一  张旭佳 《活力》2023,(6):178-180
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而乡村人才的发展与培养也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研究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各方面发挥的绩效,以阿尔山树皮画“非遗”带动乡村振兴项目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TOPSIS法研究不同的五类乡村人才在白狼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树皮画乡村企业收入运营情况两项指标上体现的效果,分析认为,进行不同人才类型的绩效评估为实现乡村人才合理配置、乡村人才发展培养,以及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乡村振兴任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西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是关键所在,乡村振兴必先人才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同心协力、大显身手。文章在阐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广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相关调研数据,分析广西广大乡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海推出“乡创50”行动,为乡村振兴积蓄包括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农业新经济实践青年人才、农业科技青年人才、乡村治理青年人才.美丽乡村青年创意人才等五类人才。  相似文献   

7.
雷焕贵 《财会月刊》2023,(6):130-136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奋斗目标,是现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大战略”在政策设计、资金安排、人员部署、体制机制上具有一脉相承的递进性和逻辑性。推进“两大战略”中“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在发展生产脱贫与产业振兴、易地搬迁脱贫与文化振兴、生态补偿脱贫与生态振兴、发展教育脱贫与人才振兴、社会保障兜底与组织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对于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泉庄镇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新时代基层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即解答“路径”之惑、破解“人才”之困、缓解“资金”之迫、化解“土地”之源、筑牢“保障”之盾。  相似文献   

9.
在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对各层次人才日渐增长的需求与现有人才结构、数量矛盾日益尖锐,人才整体素质普遍不高,高质量人才更加匮乏,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相应的财政政策可增加乡村义务教育投入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节收入分配,助力农民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应成为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和依托。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是人口大县,常住人口145.9万,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受技能落后和单一等影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城乡群体收入,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近年来,兰陵县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把增加劳动力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增收致富,创新实施“四雁工程”,在技能培训上下功夫,以技能人才引领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大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是难点,也是重点。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当前,民族地区面临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及规划混乱、农村人力资源相对分散、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方式落后等问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必须从目标、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强化,通过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中的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等路径,有效推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满巧 《活力》2023,(2):151-153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之后从“唤醒农民文化自觉意识,激发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完善发展规划,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夯实乡村文化建设基础”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否强、乡村是否美、农民是否富,关涉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关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目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着城乡融合问题、人才匮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应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使得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相互涵衍,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进一步摸清乡村人才队伍现状,准确掌握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近期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有关部门对乡村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5.
周恬  何优琪 《现代企业》2023,(11):134-136
<正>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要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来支撑,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指引方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供电企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将继续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展现国企担当,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农村客观上存在很多难以短时间解决的困难,青壮年、大学生都倾向于留在大城市工作,人才紧缺已经成为限制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职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特点、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动机,和内外部的影响因素等,试图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方法和模式,同时,也从大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建立健全相关的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乡村经济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断增长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增长的重要动力,所以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不断有资源、政策在向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倾斜。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中坚力量,若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全面发挥作用,乡村经济发展势必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三农”等问题可以顺利解决,也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窗口,形成共赢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孙孝建 《乡镇论坛》2020,(10):30-31
乡村振兴概念的提出2017年10月18日,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相似文献   

19.
王善鹏 《人力资源》2024,(3):128-129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为此,我们要培育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农村人才工作队伍,着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如何吸引人才到农村去,如何确保吸引到的人才能够安居乐业,如何为这些人才搭建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丁甜甜 《活力》2023,(11):143-14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乡村,教育为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而乡村振兴为乡村教育提供物质基础,明确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基于此,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就像基石与大厦一样,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乡村振兴也为乡村教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者互促共进、相辅相成。探索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二者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