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过程中.开发性金融与其它金融形式同样也要面临信用风险控制的问题。但由于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有着明显的区别.开发性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也有其鲜明特色。开发性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致力于信用建设,通过构造市场化平台.将开行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借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以建设健康企业、健康财政、健康金融,并最终实现健康经济。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自然禀赋最好、城镇体系最完备的城市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重大项目和广阔的市场,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进程,并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金融服务能级的提升、区域特色金融业务的供给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金融领域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国开行的评审三局,是开行一体两翼战略的缩影。因其主要负责的基层民生金融、农林水行业和相关的国际合作业务,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和助学贷款等基层业务,可以说是开行成功运用开发性金融理念和方法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国际融资》2005,(12):11-11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长期致力于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要领域的建设。自成立以来,开行始终十分关注环保事业的发展,主动把融资优势和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推进环境投融资的市场建设。一方面,开行在评审项目时坚持环境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开发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十一五是国家开发银行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是开发性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绩的5年。5年来,开行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作用,为服务国家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8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具有整 体融合和示范引领的双重使命。通过对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情况进行调研①,发现长三角金 融一体化存在金融机构垂直化管理和区域融合优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金融标准和信息共享 尚在半途,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论述为指引,提高政治站位,从机制改 革入手,抓好示范区共建,推动苏州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税收政策的传导,可以在目标导向、功能定位、结构调整,优惠激励等方面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冉茂盛  陈夏 《海南金融》2013,(2):74-77,81
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完善促进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融资机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成渝经济区已经具备开发性金融发挥作用的基础,开发性金融把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通过融资推动项目建设和相关领域的制度及市场建设,开辟多种融资途径,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有利于实现完善综合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府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续洋琳 《国际融资》2020,(11):56-58
通过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情况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在区域发展、行政保障、金融产业三个维度上,指出了绿色金融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对应提出了补短板建议,特别指出要加强重视和更好地利用开发性金融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开发性金融以国家性、战略性、长期性、超前性为核心,突出国家战略和政府目标,是联接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工具,对应对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经济下滑具有独特的作用。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指导,积极支持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促进了新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对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积极作用,支持新疆尽快克服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8岁末,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行”)正式挂牌,标志着开行开发性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行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国有大型银行,近年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将金融服务领域由传统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扩展到国际业务、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是,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因此,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的新使命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要让长三角承担起超出区域经济以外的新使命。理解长三角面临的新使命,探讨长三角未来践行新使命的路径,对于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其中,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战略的实施,实现各方共赢、协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长三角面临三个新使命:完成从索洛增长到罗默增长的转型;实现从出口导向向贸易自由化的转型;把长三角从中国的一个增长极提升为世界的一个增长极。践行这三大新的历史使命,长三角需要做到:迈向实际的而非名义的一体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向贸易自由化;从出口加工走向产业链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与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冬 《新疆金融》2004,(8):40-42
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开发性金融去培育、弥补和推进,这是针对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的深刻认识。为了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本文拟通过国外开发性金融的实践,探讨开行的历史使命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孔玲 《金融博览》2020,(5):50-51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金融领域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充分体现.《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5日,浦发银行发行了长三角主题信用卡,这是国内首张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为主题的信用卡。浦发银行此次发行该产品,既是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发展的国家战略,践行“金融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使命;也彰显出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坚定信念。据悉,这款产品推出了十大特色权益,不但涵盖小浦惠花长三角专享、新户双重礼、新户笔笔返现等一系列体现长三角经济特色的衣食住行娱消费权益,还融入境外刷卡消费返现叠加、长三角主题文化推广、公益捐赠等别具一格的营销活动,让用户能近距离地获得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体验,感受到国家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中,已经确立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江苏如何制定本地金融发展方略,尤其是在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定位,值得深思。本文介绍了金融中心的概念、理论及形成的国际经验,从金融中心的四阶段论切入,探讨江苏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