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奉化溪口镇溪一村地处溪口5A级旅游景区,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5人。近年来,随着溪口旅游深度开发和征迁工作加快推进,村里矛盾纠纷交织。溪一村以村级矛调工作站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村庄建设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胡燕  陈男 《特区经济》2007,221(6):177-178
工业文明昌盛的今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已高度尖锐,如何解决二者矛盾、促成环保前提下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日益凸现其重要性。本文由旅游环境危机引发出二者的矛盾,以旅游立法为视角,探讨法律手段在旅游环境保护和开发中的应用。旨在倡导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的广泛推行和建立。  相似文献   

3.
秦浩  陈筱薇 《特区经济》2011,(7):139-141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现。海南应充分利用中央赋予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的成功经验,在推行环境会计过程中"先行先试",以政府为主导、以协会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公众为基础,创新环境会计体制,推动海南环境会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4.
苏林忠 《特区经济》2007,(7):147-149
河南省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大省发展为经济强省,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农"问题突出是施行上述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农村事业。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使河南由"大"变"强"的一个科学战略。发展农业旅游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规划先行,精心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起点,产品独特,拓展旅游功能;将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介绍低碳舒适型旅游,指出目前互联网文化背景下低碳舒适型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潜在矛盾;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提出在国内大众旅游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景区+"的发展模式,并以丹霞山景区作为实证研究,倡导低碳舒适型绿色旅游景区建设,促进低碳旅游、舒适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是一对永恒矛盾,生态旅游是调和这对矛盾最好的杠杆,它能将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少到最弱、最小的程度,促进保护前提下的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旅游改革是2014年山东旅游业发展的主题。以国有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旅游企业改革、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为突破点.我省需要解决旅游业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瓶颈尤其是深层次问题.打造山东旅游升级版。  相似文献   

8.
林丽 《中国集体经济》2012,(7S):181-182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政府投资将不断加大,审计机关也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理念,为重点投资建设保驾护航。这使得审计覆盖面广、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目前现有的审计资源来看,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构成审计资源的核心力量。要解决好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之间矛盾,应将现有的审计力量有效整合,以发挥最大作用,降低审计成本,更好地发挥好"免疫系统"审计功效,提高审计能力和成果。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云台山景区生态旅游扶贫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云台山景区为例,通过案例分析研究生态旅游扶贫效应的实践状况。研究发现,云台山景区存在的问题包括:外来品牌与当地旅游发展模式竞争、劳动力饱和、旅游产品竞争力下降以及景区和居民的利益分配矛盾。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景区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扶贫绩效,提出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培养旅游扶贫人才,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乌明 《广西经济》2015,(3):48-49
"十二五"期间,柳州以建设"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规划和建设,务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和多区域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旅游名城氛围,大力提升市场人气,树立"休闲宜居时尚都市,民族风情文化之都"旅游形象,把柳州建成以都市休闲、民族风情为特色的广西乃至国内的知名旅游目的地,促进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切实创新思维,优化柳州市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因其综合贡献持续增长越来越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及当下时代背景推动其向跨界融合全域旅游的方向发展.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以"旅游+"为原点,以"旅游+互联网"为平台界面,以"旅游+文化"为吸引力界面,以"旅游+新型城镇建设"旅游+金融"为内生动力界面,以宏观公共管理服务为保障,实现跨界融合全域大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带动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及东北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从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品等方面分析低碳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十三五规划的到来,旅游发展获得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现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需求方面呈个性化、特色化、品质化等特征要求,但旅游市场仍存在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与文化内涵而出现产品同质化问题。文章结合旅游产品明信片的发展为例,说明在旅游需求快速发展的当下,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产品创意开发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焱 《改革与战略》2012,28(6):117-119
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竞争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华蓥市为研究区域,提出了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原则,并初步研究分析了华蓥市的区域旅游形象。以"巴蜀名山、华蓥文明"为核心理念整合华蓥旅游总体形象和五个支撑旅游形象,然后围绕旅游形象,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开发主题和旅游促销口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川旅游建设在"历史"和"现实"环境中所获得自身经验,以及从浙江等其他旅游城市发现的可以为四川旅游形象建设可用的一些经验方法入对四川旅游发展历史进行规律性的把握,旨在为5.12汶川地震中遭受巨大破坏的四川旅游形象建设找到"主题"、探索"方法"、瞄准"对象"、把握"规律"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理清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全域、全时、多元"的新理念,把马尔康县作为最好的旅游产品、川西北最佳生态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朝天区以广元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创造就业多等特点,深度挖掘旅游优势,着力包装"曾家山—明月峡"精品旅游环线,极力营造"以旅游促环保、以旅游带农业、以旅游推城建、以旅游强交通、以旅游挖文化、以旅游富商贸"的大旅游氛围,由此带动三大产业互动升级,切实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低碳环保的"无烟工厂".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三农”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刘小蓓 《特区经济》2011,(4):185-18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发展"三农"旅游,即农业、农村、农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应重视"三农"旅游,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开拓农村旅游市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区域旅游协作的目标是在区域范围内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多方位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本文在分析区域旅游协作利益不均等、区域内增长极辐射强度不同、管理协作机制不健全等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协作的基本路径。以政府为主导,统一规划、联合开发,保证交通先行和共同营销是促进旅游区域协作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被称作"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适应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比较优势,以"全域"发展引领"全域济源"发展,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济源"以"悟道王屋仙山,养生第一洞天"文化旅游作为主打,让游客真正走进中华道家文化,形成以王屋山文化旅游为龙头,…"景区游"、"城市游"、"乡村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作为城乡一体化十分发达的试点城市,济源与全域旅游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