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路遥创作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有重要作用。在《人生》这篇小说中他立足于黄土高原文化,重点讲述了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将文章中人物的命运与社会现实结合,为读者呈现陕北民俗文化的精髓,表现陕北人民的生命力与灵魂张力。本文即以《人生》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路遥笔下的人物特征,以人物形象印证陕北地域文化特点,为研究陕北地区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神圣的阵地神圣的职责大学四年间,虽已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仍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埋头苦读,而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探求,对历史与现实的种种现象没有更具体地钻研和认识。转眼就毕业分配了,来到了内蒙古兴安盟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所我从未听说也很难感性认识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从审计产生的根源来看,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审计主体之一的国家审计,其发展同样脱离不了与其相关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审计环境是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基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上下掀起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在这个热潮当中,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革命老区——包头市东河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如何呢?由此,记者专访了东河区委书记刘志斌。记者:包头市是我国著名的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作为包头辖区的一个老区——东河的建设发展情况怎样?请刘书记谈一谈。刘志斌:我先谈一下东河区的基本情况,因为我区基本情况是历史现实的统一。区情有其历史的方面,也有其现实的方面。研究现实情况,不应割断与历史区情的联系。今天的东河区,是  相似文献   

5.
就农民利益的实现过程而言,从纵向角度看,涉及到主张、增殖;从横向角度看,涉及到利益实现空间与政策支持。就农民利益实现的意义看,从历史到现实,农民利益的实现都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它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 ,从政府行为、经济技术、市场、社会等方面对目前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生一世, 所求者何?在经济地位、金钱利益、商品交换等占极大优势的现实社会里, 人们含辛茹苦, 披星带月, 迎风冒雨, 四处奔波, 所为者何?利与名, 权与势, 钱与财也。但人若失去健康, 人如失去生命, 饱经风霜, 历尽磨难, 任劳任怨, 所受委屈, 又将以何补偿!荣华富贵, 山珍海味  相似文献   

8.
使农民结合在一起,形成某种状态的农民社会,并进而与外部联系的力量,可区分为外在的与内在的、有机的与无机的力量组合不同,社会的结构也就表现出诸多差异。本文依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将传统的农民社会、解放以后至改革前的农民社会,改革以后正在发展中的农民社会分别命名为聚合社会,集合社会和整合社会,并依次给出剖析。  相似文献   

9.
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而提出的特定概念,主要有两种意义指向:一是歪曲与否定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虚无主义;二是既包括前一种意义指向,还包括否定、诋毁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近年来,活跃于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和大众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第一种意义指向的虚无主义。中国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表现:后现代史学相关领域的虚无主义,中国近代史、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虚无主义以及解构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在网络传媒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把农村社会纳入传播覆盖范围。农村社会转型、文化空心的现实状况,农民认知水平不高、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落后等现实问题导致农村社会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有限。历史虚无主义在农村的传播会削弱农民的政治认同,诱发农村社会出现价值迷失和思想混乱。对此,要根据农村社会实际,采取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强化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等措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杜卡 《致富之友》2010,(3):82-97
除了显示曼妙身姿,服装更是一种直接的自我表达。当这些时装成为衣橱中的珍藏,它们便是匆匆时光中沉淀下来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服装之于个人是如此,之于历史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表征,在相应社会中的文化角色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公民社会是基于西方历史发展抽象出来的关于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想理论,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引起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村社会学领域的学者亦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农村社会发展、乡村治理等研究中,但是,从理论上看,现有的研究在应用公民社会理论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定位有一定的偏误;从历史上看,研究中所涉及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出现的所谓"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组织"与公民社会存在本质差别;从农村社会现实看,村民的社会组织参与情况及农村社会组织的性质亦不能说明农村公民社会已经形成或者萌芽。因此,公民社会并不符合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是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发展研究需要积极把握国家与社会分化或融合的关系形态,探索中国本土化的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进入21世纪,我国向新型工业化国家迈进的阶段,这个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就农七师“三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七师“三农”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审计产生的根源来看,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审计主体之一的国家审计,其发展同样脱离不了与其相关的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审计环境是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基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国家审计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的直接推手,而政府寻租严重和监管的缺失已经成为失地农民问题突出的关键.必须从历史根源出发,结合现实条件,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一般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女性劳动者,她们已成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她们身在异乡为异客,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却以"半边天"柔弱的肩膀,承受着非同寻常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压力,夜以继日,艰辛付出,为这个国家和所在城市奉献汗水,全社会尤需关注新生代女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的生存现状,全社会都应该帮助她们摆脱现实困境,追逐融城梦想,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今农村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转型理论角度分析了原因,并由此认为乡村自治所依赖的非正式制度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而历史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正式制度在农村的匮乏,治理机制的空白导致了农村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要破解农村转型困境,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对农村正式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有效的正式制度也是使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呈现正向反馈的主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历史必然性1.1 山西农业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既是全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有效地发挥农业在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和支持功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周商李士强     
从初中毕业在家种地到如今掌管着20亿资产的亿兴集团,他在创造财富与名望的同时,让自己的整个人生发生了蝶变。李士强的传奇是一部孜孜不倦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的奋斗史,李士强与亿兴集团在河南周口的崛起,被赞誉为周商现象。  相似文献   

19.
谁都有诗一般的年华,更有五彩缤飞的梦。但跨过梦与现实的沟壑,不但是人生中最为关健的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血的代价。不过,越过沟壑,便是一片坦途。  相似文献   

20.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逻辑——兼谈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历史、现实和逻辑方法,研究农民合作社制度的设置逻辑,进而揭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在一国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历史作用是,通过将传统农业家庭经营提升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方式,拿回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大部分利润,并以此将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到社会平均水平。为此,农民合作社只能实行普惠制,对内实行利益分享、有限积累、限制股金分红、限制大股东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这使得农民合作社缺乏效率,无法与同行业普通工商企业竞争,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外部经济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