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产是最基本的会计要素,对会计方法体系、概念体系的认识和把握都是建立在资产定义基础上的。如何定义资产,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资产定义的介绍与对比分析1.我国对资产的定义。财政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条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997年《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21条规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20条规定: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4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2.国外对资产的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B)发布的《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规定: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  相似文献   

2.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在负债会计方面基本保持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的原则和内容,在负债的分类与内容、入账价值的确认与账务处理以及应付债券的溢价、折价摊销等方面基本未发生任何变化。但《企业会计制度》改变了负债概念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强化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并新增了有关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中长期应付款和企业接受国家拨入的专项应付款方面的规定。本文拟对这些新变化和新规定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负债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34条规定:“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企业会计制度》第66条规定:“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债务”,这样定义项与被定义项是同一回事,有逻辑循环之嫌;《企业会计制度》将负债定义为“义务”,更能体现出负债的本质:负债是一种经济义务,履行这种义务将会导致企业可用的经济资源减少,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应地减少。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对负债的定义强调的是负债的可计量性(可用货币进行计量)和负债的偿付手段(要用资产或劳务进行偿付);而《企业会计制度》一是突...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在所有者权益会计方面基本上保持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如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实收资本和盈余公积等的核算完全一致,其差异主要在于资本公积的核算,同时,《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本文拟就这些差异进行分析。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由此可见,两种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内容是相同的,即“所有者权益一资产一负债”。它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所说的“净资产”,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其区别在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权”,而《企业会计制度》将其定义为“经济利益”。应该说,前者似乎有逻辑循环之嫌,因为所有者权益就是所有者拥有的所有权,而后者则更能明确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等概念方面以及关于期末结转利润、计提所得税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方面基本相同,但《企业会计制度》强化和明确了利润的概念和利润核算的频率,修改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的部分内容,并增加了分派股票股利的会计处理。一、利润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第54条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企业会计制度》第106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上述两种定义均将利润视为“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其不同之处在于:1.《企业会计制度》比《企业会计准则》的措辞更严谨,前者使用“一定会计期间”,后者使用“一定期间”。“会计期间”显然比一般意义上的“期间”更为具体,因为利润仅在会计期末进行结转,故利润这个概念仅用于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而并不能反映任意期间的经营成果。2.《企业会计制度》将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项,而《企业会计准则》将利润分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项。笔者认为前者的分类更...  相似文献   

5.
在新准则体系下,银行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和跌价准备的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银行抵债资产的规定,在新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要有相应的计量方式、入账价值和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颁布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同时废止。《企业会计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重大变化,笔者对此作进一步的剖析。 一、制定了严谨、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 众所周知,在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同时,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对于《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矛盾之处,财政部虽陆续发布了一些补充规定予以协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不易把握,给一些股份有限公司粉饰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留下空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只是对会计科目的运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说明,而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除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进行规范外,还对会计要素、非货币性交易、外币业务、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财务报表进行了规定,其中对会计要素的计量、报告的规定尤为详细。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不局限于对会计核算的说明,还将具体会计准则较好地融人其中,从而使会计准则更容易理解和执行,使会计处理更加统一、规范。 二、新增“实质益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制度所依存的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论述了《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并从改革的深层次分析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充分协调,强调了稳健性,实行会计与税收相分离,对会计要素确认、计录、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8.
尹蘅  孔维成 《新智慧》2004,(4A):27-28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投资投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应该以协商确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因此新没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在资产评估结果基础上协商确定投入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的价值.并据以折为股份。如果发起人以资产方式投入企业,则以发起方式设立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公司可以依据资产评估结  相似文献   

9.
由无形资产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规范我国证券市场,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下面就有关问题谈谈以下看法。一、稳健性原则的应用总体上看,无形资产准则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而制定的,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使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来粉饰报表更为困难。首先,无形资产准则着重规范了无形资产的入账时间,即确认原则。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①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个确认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并且对无形资产的控制权和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作了强调,要求对使用年限等各种影响因素作出稳健的估计。确认原则沿袭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说法,但从后面的规定来看,这个说法的操作性受到怀疑。无形资产准则强调的第二个问题是无形资产的计量,计量的基本原则是以历史成本入账。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初始确认的规定。但是我国对于自行研制开发的无形资产只能以申请费、律师费等相关中介费入账,前期的研究开发费用和后续的支出都不得增加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承认国际会计准则的后续支出以及确认增值原则,这实际上是抛弃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公允价值”概念。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今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明确了或有事项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披露 ,这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 ,它包含了对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的一些修正和改进 ,因此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具体会计准则仅就某具体事项进行规范的含义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基本会计准则的特征。本文就此谈谈以下看法。一、重新定义“资产”的概念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企业会计准则》”)是这样定义资产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而“或有事项准则”则重新作了定义 :“资产 ,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认为资产有以下四个特征 :①是一种资源。与前相比 ,它放弃了“经济”二字 ,体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一些非经济性的人文、社会资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做出的巨大贡献。即使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上存在困难 ,也应将其纳入广义的资产范围 ;②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比如企业通过购买、自行建造等方式形成的某项设备 ,或因销售...  相似文献   

11.
曾应 《新智慧》2004,(2B):36-37
企业的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的能力的总称。人力资源能否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笔根据资产的定义,逐个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总体而言,基本上保留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结构体系,它们在收入的构成。配比原则的运用以及基本会计处理方面基本相同,但是在主营业务收入、劳务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上存在差异。本文拟就这些差异进行以下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公司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公司经营按照营业执照上规定的主营业务内容所发生的营业收入;《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具体差异如下: (一广销售折扣与折让”的账务处理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专设“折扣与折让”科目,核算公司销售商品时,按合同规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给予买方的销货折扣和因商品品种、质量等原因而给予买方的销货折让,下设“销货折扣”与“销货折让”两个明细科目。而(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销售商品的收人应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当期财务费用;销售折让在发生时直接冲减当期收人。 (二)《企业会计制度》“主营业务收入”几项新增内容的张务处...  相似文献   

13.
苏喜兰 《新智慧》2004,(11A):55-56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为真实反映经营收益,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收入确认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号》)规定,对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的收入按以下原则确认:金融机构在接收抵债资产时,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在未实际收回现金时,暂不计为表内利息收入,而作表外应收利息处理。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变现收入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计为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丁自明 《新智慧》2006,(9):46-47
金融资产转移及其涉及的终止确认是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随着企业结构化融资交易(比如资产证券化、信托、债券买断式回购等)创新步伐的加快,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关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规定散见于《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中。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和《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考虑到我国实际,分为4项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15.
浅析<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积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和报表披露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更突出了真实性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彻底地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和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明显地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对会计人员的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均颁布于1994年开始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它们均遵循同样的外汇管理制度,因而它们对外币业务会计的规定也基本相同。但其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折合率与折合后的币别、期末对外币业务账户余额的调整和因银行结售、购入外汇或不同外币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折合汇率之间差额的处理。一、发生外币业务时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均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为人民币)记账。主要的差别在于:1.折合后的币别。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在总则中对记账本位币的规定为: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所以,在《企业会计制度》下,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可能是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这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不同。因此,在《企业会计制度》下,折合后的币别可能是人民币以外的币别,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只能是人民币。例1.某企业以日元作为记账本位币,某日购入以美元结算的材料一批,价款20000美元...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不能等同于无形资产。本文从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股权化初始计量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相结合,对人力资本出资股权化的情况从会计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其后续计量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一个框架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同会计制度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包括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三种主要形式。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适用《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着重解决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条件、分类、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企业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原则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同.进而对不同时期国家税收收入的影响也不同。文章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殷爱贞  徐梅 《新智慧》2007,(11):46-47
一、未担保余值的初始计量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1.未担保余值的初始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该规定中并未明确未担保余值是按现值入账还是按名义金额入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