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受部分重要产油国地缘风险飙升、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增长乏力、“欧佩克+”增产规模低于预期、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等因素综合影响,国际油价“三起三落”。2022年,受欧洲地区天然气地缘风险持续恶化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区域性供需失衡,全球LNG资源加速流向欧洲,同时,高气价导致全球天然气需求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2.
10月初,因美国政府关门使市场担忧原油需求回落,国际油价下跌;随后,地缘政治风险和美国债务前景的不确定性主导了油价的走向,油价总体震荡回落;中旬,虽然美国国会通过参议院关于提高债务上限和恢复政府运作的协议,国际原油期货一度止跌反弹,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能源消费增速继续放缓;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全球天然气供需明显宽松;油气产量逆势增长;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放缓,炼油毛利显著改善;全球主要油品供需持续宽松;资源国投资风险明显上升;国外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球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能源结构进一步改善;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天然气供应总体过剩;油气储量继续稳定增长,产量增速油增气降;炼油能力首次下降,过剩问题依然严重;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稳定增长;三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油气行业改革从局部转向全产业链.展望2016年,世界石油市场宽松局面难以明显缓解,国际油价反弹乏力;天然气价格仍将低位运行;炼油、乙烯能力继续增长,炼油毛利有望保持较好水平.中国三大油品供应过剩将加剧,天然气总体仍供应过剩,炼油能力略有增长,油气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立体改革"将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7月份以来,预期利比亚石油出口将有所恢复,伊拉克战局趋向缓和,使地缘政治局势引发的原油供应风险溢价逐步消退,加之美国汽油需求旺季不够强劲也对油市形成一定压力,油价一度呈震荡下跌态势。中旬,乌克兰、加沙等地的风险因素持续、美国和欧盟宣布将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对油价形成支撑,国际石油市场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5.
回顾 1.原油 7月份,预期利比亚石油出口将有所恢复,伊拉克战局趋向缓和,使地缘政治局势引发的原油供应风险溢价逐步消退,加之美国汽油需求旺季不够强劲也对油价形成一定压力,油价一度呈震荡下跌态势.中旬,乌克兰、加沙等地区的风险因素持续,美国和欧盟宣布将扩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之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对油价形成支撑,国际油价高位震荡.7月份,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分别为103.05美元/桶、106.74美元/桶和106.23美元/桶,较6月份分别下降2.19美元/桶、4.91美元/桶和1.80美元/桶.  相似文献   

6.
回顾 1.原油 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快速上涨的压力下一度明显回落.但是此后国际能源机构(IEA)上调了全球需求预估值,加之美国天气寒冷、市场对伊朗地缘政治风险感到不安等因素,油价迅速止跌回升,并持续震荡上扬.2月份,美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76.45、73.63和73.48美元/桶,较1月份分别下降1.85、2.55和3.20美元/桶.  相似文献   

7.
受中东局势震荡、美国冬季取暖用油增加的直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屡创新高.持续的低剩余产能和美国的低石油库存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石油需求构成了国际油价高涨的基础;而国际基金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转投原油期货炒作则是直接推手;美元贬值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对原油价格的推动也不容忽视.油价高涨致使能源成本不断提高,使正深陷次级债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令人担忧.原油价格一路走高,也给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带来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2012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滑坡.在欧美石油需求下降的同时,中东、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石油需求增长依然旺盛. 今年初,因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达成预算协议避免了财政悬崖,油价显著上涨.不过,油价在2012年比2011年创纪录的平均水平上涨不到1%后,继续上涨的势头受阻.2012年(特别是上半年)顽强支撑油价的地缘政治风险因素将在2013年继续左右国际油市.  相似文献   

9.
回顾 1.原油 2009年2月,国际油价继续宽幅震荡.低迷的全球石油需求和美国的高库存,尤其是美国库欣(Cushing)地区库存的持续增加,使得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在33~45美元/桶宽幅震荡.之后,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通过、原油库存的意外下降,以及欧佩克减产计划履行较好成为油价反弹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尽管复苏步伐相对缓慢,2013年全球经济已出现好转迹象,2014年这一经济增长“惯性”将得到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将继续保持总量稳定和区域分布的持续调整格局。2014年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稳定、地缘政治大规模冲突可能性小的形势下,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能够导致石油价格下行的供给增加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权重加大。综合分析判断,预计2014年国际油价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或略有下行,WTI油价总体水平低于布伦特油价,年均国际油价水平估计在100美元/桶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北陵 《中国石化》2014,(11):88-88
国内成品油价已是"八连跌",这在我国油价调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国内油价下跌,是受国际油价下跌的牵连。国际油价从6月底开始暴跌,有人认为是美国的"阴谋"引起,其根据是油价从来与地缘政治紧密关联,这方面的博弈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笔者认为,全球供需失衡引起油价持续下跌,才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主因。实际上,油价下跌无论是"阴谋"导致的,还是供求失衡引起的,对于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上半年,石油需求低迷,供应充足,库存高企,供需从2011年同期的偏紧转为宽松;国际油价波动较大,一季度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二季度大幅回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产量小幅增长,供需保持平衡;北美、欧洲、亚太三大天然气区域市场价差扩大.全球油气并购活动持续低迷,北美非常规气并购市场迅速降温.国际大石油公司生产经营指标下滑.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落,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成品油价格前升后降,石油石化行业效益持续下滑;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气价倒挂严重.下半年,预期世界经济依然疲软.石油供需仍将宽松,油价略有回升,但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天然气供需继续平衡,三大市场价差仍将维持.中国经济企稳,国内成品油需求有望平稳增长,但涨幅低于预期;天然气将保持消费量与产量、进口量齐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持续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开始逐渐显现.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不至于陷入衰退,但增速减慢几成定局.受其影响,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慢,预计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将比2006年增长126万~144万桶/日左右.相比之下,全球原油生产能力增长加速,仅非OPEC原油供给增长就将超过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为控制油价下降,OPEG需要进一步减产,这将导致剩余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加.因此,基本面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已开始转向.如果不发生重大的地缘政治冲突,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将回落到50~60美元/桶左右.如果发生明显的地缘政治冲突,并导致相关国家原油供给减少超过100万桶/日以上,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可能会达到65~70美元/桶.从总体上看,2007年国际油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低于下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Adi Karev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5):15-18,111
当前,石油公司管理者需要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油价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由一系列新的动态因素组合而成,与供需关系相比,这些动态因素对于油价更具有支配意义。当前影响油价的几大新的地缘政治要素有:对改善政治经济环境的诉求,全球"咽喉要塞"的风险溢价,海盗行动策略的转变,新地理实体的建立,非常规天然气大发展等变革性事件,以及地缘战略区的争端。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风险,通过采用战略灵活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源公司在任何情景下都能够制定成功的战略,并在面对国际社会发生某些特定变化时,拥有多种有效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天然气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卫忠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6):37-39,55
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可满足未来100年的需求,其中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在本世纪后半叶成为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来源。但天然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未来供应潜力主要来自中东、北非和前苏联地区。世界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国天然气消费将快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世界天然气消费格局。发电在世界天然气消费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看,欧洲和亚太两大市场间的气价联动性将增强,气价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中期内,欧洲和亚太地区气价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不会改变,但天然气价格与油价背离的趋势将加剧。  相似文献   

16.
地缘政治因素在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中发挥关键作用。2007年随着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非OPEC国家原油供给增加超过全球新增原油需求,OPEC剩余生产能力也将增加。因此,全球原油供求因素将不支持油价上涨。预期2007年全年油价不会超过2006年水平,如果不出现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全年原油均价将低于6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度剑桥能源周以“转折点”为主题,概括了当前低油价背景下的全球油气供需新格局、新平衡和“新周期”.将全球油气市场面临的形势概括为八大转折:1)美国禁止油气出口的政策出现松动;2)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国际油价反弹失去重要引擎;3)迎接天然气时代;4)OPEC的策略由限产保价转向更关注市场份额;5)国际石油公司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6)墨西哥油气产业政策由封闭转向开放;7)美俄欧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俄罗斯油气东向出口加快;8)美国对伊朗政策开始转向,伊朗有望成为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继续高位运行。美国纽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每桶63.5美元,较去年一季度上升13.5美元,上涨26.9%。伊朗、尼日利亚等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国石油商业库存等成为影响近期国际油市的重要因素。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将进入淡季,在没有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国际油价有望出现回调,但能否真正有效击穿每桶55美元,是能否真正打开下降通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OPEC2月1日会议维持产量不变,油价冲破100美元。OPEC在2月1日的会议上如外界所料,并没有增加原油产量,甚至表示可能会因为经济衰退风险和取暖油需求下降的影响而减产,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强劲反弹,一度冲破100美元。截止2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达到3.053亿桶,连续7周增加,预计国际油价未来将继续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20.
国际油价在从7月中旬以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下跌约40美元/桶,背景是美国经济坏消息频传,石油需求下降,沙特阿拉伯增产使供应吃紧局面减轻,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减退有蔓延到全球范围的危险,以及美元在持续了将近一年的下跌之后出现反弹。进入9月份,因“古斯塔夫”和“艾克”飓风致使美国墨西哥湾油气产量和沿岸炼油厂关闭,供应量缩减使油价略有回升。美国重拳出手拯救金融市场也帮助阻止了油价的跌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