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几年,银行营业网点普遍实行的“柜员制”被社保部门看好。目前,山东省青岛市、淄博市,吉林省汪清市等地已经试行,还有一些地方准备实行。不仅如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社保基金安全管理的文件(人社部发[2011]50号)也明确要求“积极推进‘专管员制’向‘柜员制’转变”。并将是否实行了“柜员制”,  相似文献   

2.
要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就必须通过"防、控、查、纠"等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领域各类风险。为此上海市社保中心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办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起,通过依托大数据筑牢智能化内控防线、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专业化内审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二项45条提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社会保险数据是人社部门数据的核心组成部分,推进省级集中,是规范经办管理、提升经办能力的重大机遇。针对如何利用“省集中”推动社保经办快速发展问题,江西省人社厅信息中心主任程乐华、人社部社保中心信息处处长胡劲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内控,是个外来概念。内控建设成熟于国外,实践在企业,特别在现代金融和保险行业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作为准金融机构,社保经办部门不仅管钱,还管着参保人的个人权益,可谓重任在肩。加强内控建设,不仅事关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以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为基本任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而形成发展,其功能逐步拓展,并适用于任何性质的组织。以原劳动保障部2007年发布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内控办法》)为标志,我国社保经办引入了内控制度。完善和落实社保经办内控对促进社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经办业务、保证社会保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出台了劳社部发[2007]2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指导社保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经办业务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回顾过去,使我们得到重要的启示:国家社会保险制度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各项目标任务之所以能够圆满完成,得益于建立了以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为主干的比较完整的经办管理组织体系,得益于有一支忠诚于社保事业、特别能战斗的经办队伍。2011年11月9日—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事工作座谈会上,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王永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提高稽核力     
近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开展社会保险稽核(以下简称稽核)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社会保险(以下简称社保)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经办机构的业务成倍地增加,管理的基金规模成倍地扩大,维护城乡居民社保权益和基金安全的责任与难度不断加大,提高经办机构的稽核能力迫在眉睫。经办机构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依法开展稽核,理顺稽核体制带挥职能作用,用社倮稽核规范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创新稽核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2012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将公函主送机关由“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所(中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所、失业保险事业管理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服务中心”统一变更为“各市、县社会保险局”。2012年3月5日,在玉林市召开的全区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被与会的“末代所长”称之为“最后的全家福”,其后的全区经办工作会议由700人的规模骤减至100人。这些变化均来自于广西社保经办资源整合的—场变革——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保基金管理实践中,部门间数据共享质量、基金监管手段、基金管理方法尚未达到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要求,死亡冒领、重复领取待遇等情况时有发生,经办内控和行政监督存在“各管一段”现象,跨部门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因此,需要对社保基金收入、运营、支出进行全领域、全周期、全过程、全链条监测分析,整体提升社保基金风险防控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来临,互联网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刻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保险的服务和基金监管工作也不断趋于信息化、智能化。尤其在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社保部门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积极研究引导参保人员和用人单位实行“不见面”办事,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办理方式,探索容缺受理和事后补交材料等经办模式,并且利用信息系统对社保经办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及时制止和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2020,(3):70-71
欺诈骗取社保基金行为直接冲击社保基金安全底线。防范和化解社保基金管理重大风险,是所有社保人面临的最大课题和最重要任务。值得欣慰的是,社保制度建立伊始,社保基金的守护者们对于风险防控一刻都没松懈过--人社部基金监管局对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并提出防范措施;各地社保经办机构也围绕多发、高发风险点和风险等级较高的业务,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箭在弦上,现行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与之适应,日前,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举办的"《全国统筹条件下社保经办管理体制研究》中期论证会"在北京举行。人社部养老司、农保司、社保基金监管局、社保中心,以及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湖北、陕西、贵州等地方人社部门、社保经办机构的负责人发表了论证意见。  相似文献   

14.
试点进展推行社会保险经办业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是持续优化社保公共服务、提升经办服务效率的具体举措,对于进一步增强参保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行人社部第二批取消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工作打下了较好基础。各地社保经办机构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地方人社的良好工作基础和部门间协同共享优势,积极探索经办服务模式创新,有序开展试点工作,对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社系统告知承诺标准和规范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社保基金是百姓的"养命钱",近年,各地人社部门都在不断地加强社保经办管理,基金安全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社保覆盖范围和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基金管理和业务运行风险也逐渐增大。一些违规案件的出现严重威胁基金安全,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27至28日,人社部在贵阳市召开了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工作现场会,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晓义指出,聚焦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是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发展态势和总体需求确定的。随着社保事业的发展,基金监督越来越需要依靠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更好地维护基金的安全,应从谋全局、谋长远的角度来思考和部署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随着社会治理需求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健全社保经办内控机制,已成为当前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的重点内容。社保经办内部控制是指,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对系统内部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和业务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14,(11):22-25
在人们的眼里,社保窗口或许只是方寸之间那小小的一扇扇窗,但正是这些窗口,却紧密联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自年初人社系统开展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以来,社保经办系统窗口单位热烈响应,积极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社保窗口单位的服务意识普遍提升,经办水平有所提高,管理效能有所增强,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小窗口”洒满和煦温暖的阳光,“大舞台”抒写着为民服务的诗篇。如何巩固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本刊记者近日对人社部社保中心主任唐霁松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革命的带动下,每个行业正在发生基因突变,社会保障体系也正面临飞速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参保人员需要更好、更及时和个性化的社保服务和照护。“智慧社保”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保领域的应用。体现在经办机构通过经办服务平台、互联网、自助一体机、智能终端等服务模式构建庞大的大数据中心,通过信息的“核聚变”,挖掘数据信息价值,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全面实现社保经办服务高效、安全、便捷、优质,以推进中国“智慧社保”新时代的来临。日前,本刊记者赴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对“智慧社保”试水睹况进行了现场体验。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是一次大考,中国在疫情的考验中爬坡过坎,社保管理服务也在疫情的磨砺中转型升级。社会保障是抗击疫情的重要制度保障。在这次大考中,人社部及时推行“不见面”服务,结合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经办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将网上办事作为占主导地位的经办服务模式,普及“掌上社保”服务,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