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 甲建设公司违法将工程分包给自然人乙。乙雇佣自然人丙在工地干活,丙受伤。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规定,经过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一些包工头雇佣的农民工在工作中受伤.受伤人员能否不主张工伤赔偿,而主张民事赔偿? 新疆读者 何先生 何先生: 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某劳动者原在甲煤矿工作,离职时未诊断出职业病。后其又去乙煤矿工作,并被诊断为煤工尘肺,但该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标识用人单位仍是甲煤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该劳动者与甲煤矿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疑义,拒绝进行工伤认定,要求该劳动者先确认与原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的用工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实践中存在争议。目前理论和实践中,主要从主体资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身隶属性和经济从属性等角度出发,综合判断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曾就网络主播与文化传播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之五,对网络主播与经纪公司之间关系的司法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2014,(11):56-56
主持人:某人员购买了一辆卡车,挂靠在一运输公司名下经营货运,由运输公司代交保险费,运输公司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具体经营由个人负责。后车辆所有人所聘用的司机在运输货物途中发生车祸,本人承担部分责任。在认定工伤时双方发生争议,运输公司认为个人属于挂靠,双方没有劳动关系,不存在工伤的问题。这种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保障》2014,(11):55-55
主持人:《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责任,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用人单位能否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者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时承担违约金责任?有人认为这种违约金责任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是无效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用人单位如何妥当地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7.
朱翠玮 《金卡工程》2009,13(1):26-26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而受到的意外伤害。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近几年来不断上升,成为行政诉讼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相对滞后,给案件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试从当前工伤认定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及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司法审查两方面入手,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8.
田路平 《金卡工程》2008,12(11):89-89
工伤认定就是对劳动者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情形发生的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是否为工伤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给予工伤保险赔偿.工伤认定首先要弄清其范围是什么,其次要注意认定的前提即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最重要的是实务中的事实劳动关系如何判断.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被开除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再无瓜葛。可事情竟然这样,劳动者被开除后过了半个世纪,法院不仅判决双方仍然存在劳动关系,还直接判决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养老金1300元。  相似文献   

10.
樊育萍 《金卡工程》2008,12(12):33-33
劳动派遣由于是雇佣与实际使用相分离,因此涉及三方关系,而三方法律关系在实践中并不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也混乱不清,一旦出现纠纷,派遣机构和要派企业相互推诿,致使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在劳动法的框架内规制劳动派遣关系,关键是"雇主"的认定以及由此连带产生法人雇主责任,本文拟从劳动派遣法律关系架构入手,深入分析劳动派遣关系中雇主的认定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提示在多元化用工的背景下,审判机关在审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时,不仅要审查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内容,还要审核双方实际履行的权利义务,进而判断双方之间是否具有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确认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在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必然会延伸到劳动者权益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在双方已签订其他协议的情形下,是否还会支持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此时审判机关仍需对合同的条款进行实质审查,确保相关认定不违背二倍工资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12.
姚淑姬 《金卡工程》2010,14(6):131-131
在劳务派遣中,其工伤的认定不同于一般劳动关系。其特殊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务派遣中工伤责任的受害人是被派遣劳动者,而非一般劳动者;另一方面,被派遣劳动者察觉其遭受工伤的时间可能与关联的工作时间相分离,从而产生时空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主要是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企业管理中劳动合同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了对应的方法对策,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保障》2013,(9):62-63
《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是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不少用人单位存在劳务用工(没有劳动关系,相关劳动者不在该单位参加社保)的情形,但劳务费用也可能列入工资总额中。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在征收社会保险费时,是否应将劳务费用剔除?  相似文献   

15.
程刚  崔丽 《金融博览》2007,(12):16-17
亮点一:用人单位违法责任加重——书面合同须1月内订立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两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指由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务工订立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工向用工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务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务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即劳动者与其工作的单位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与劳务公司等专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再由该机构派到用人单位劳动,用人单位与人才机构签订派遣协议。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发现劳动关系存在争议且无法确认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劳动关系依法确认后,当事...  相似文献   

18.
徐晶 《金卡工程》2009,13(10):93-94
如何确定劳动法的主体和适用范围,是劳动法在立法和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不仅关系到不同层次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也直接影响到劳动法的适用.本文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确认出发,探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概念.分析我国当前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认为应当按照事实的雇佣劳动关系情况扩大内涵的理解,通过"行为标准",引入实际劳动行为的方法对单位及劳动者进行界定,适当调整扩大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是以劳动(人事)关系为基础条件的,从参加工伤保险到进行工伤认定,再到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人事)关系为前提。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他们没有用人单位,也没有与其他主体建立劳动关系,难以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基准具有公私法交融的社会法品格,其义务主体为用人单位,其权利主体则有国家和劳动者。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义务,不仅应承担对国家的公法中的责任,还应承担对劳动者的私法中的责任。为追求实质公平、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以及构建与劳动基准法相匹配的责任制度,有必要在劳动基准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