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莉 《投资北京》2008,(12):62-64
当世界各国纷纷酝酿出台救市方案应对金融危机之时,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本·辛芬德费尔说“我想,十年后我们回顾这一时刻时会说,就是这个时候。这是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刻——中国经济从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了!”  相似文献   

2.
禹言 《理财》2008,(10)
自从人民币升值预期开始形成,热钱便随之成为了中国经济体大门口最熟悉的“野蛮人”。说它熟悉,是因为无论中国经济出现什么问题,热钱总能作为一个原因被拉出来点评一二;说它陌生,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就连经济学家也说不清楚到底哪部分钱是热钱、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形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相似文献   

3.
王静  张西征 《浙江金融》2006,(7):23-23,3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家纷纷“倒戈”,大谈人民币必须升值,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任何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对世界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政策如何变动,都是需要我们谨慎决策的。  相似文献   

4.
郭殿成 《时代金融》2012,(30):107+117
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四年,此时的欧债危机也愈演愈烈,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更为糟糕。从2012年4月份开始,中国经济这列高速列车突然失速了。去年,有经济学家分析指出中国可能是最后一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国家,原因是中国并非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体制机制问题,既包括政府体制,也包括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声音     
《时代金融》2015,(1):13
<正>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2015年的人民币的双向浮动的空间和弹性可能会加大,而且有可能出现人民币兑美元前贬后升的一个格局。到了2015年下半年,整个经济形式有所恢复,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国际收支可能也有所变化,到那个时候,人民币又回到了升值的一个轨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呈现出三大特点: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改变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步骤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可兑换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人民币可兑换问题,首先必须清晰界定人民币可兑换的内涵。一般说来,人民币可兑换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经济项目的可兑换加资本项目的管制,即人民币部分可兑换;  相似文献   

7.
《理财》2009,(4)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会如何,危机中有哪些机遇,就业难题如何破解等当前经济中的诸多热点,备受社会关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日前谈了自己的看法。“国家大量投资下去以后,经济会起来的。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到8%或者更高一点。”这番话语。无疑是对中国经济信心坚定的声明。厉以宁还认为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实现率先复苏,“因为我们的问题不像外国那么复杂,出口虽然有一定的对外依赖度,但中国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内需上,这实际上会培育以后的增长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的专家还是国外的知名人士都对人民币升值有着相同的看法,那就是近期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使用购买力平价的观点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强,应该升值.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紧紧结合了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汇率的资产市场理论为基础,主要地运用货币论解析人民币汇率问题,探明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建议.我们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  相似文献   

10.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使用购买力平价的观点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强,应该升值。与此不同的是我们紧紧结合了中国经济实际情况,从中国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汇率的资产市场理论为基础,主要地运用货币论解析人民币汇率问题,探明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政策建议。我们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应该贬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