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工作》2006,(1):22-24
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经济逐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低速低效运行的困难局面,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2004年达到326.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24.2亿元,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6,(10):26-27,41
近年来,遵化市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按照发展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不断加大扶持、服务和引导力度,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和最具活力增长极。到“十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8亿元,税金16.4亿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4.5倍和5.8倍,占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52%和49%提高到88.5%和8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2.1%。在民营经济的强力拉动下,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2.6亿元,财政收入18.33亿元,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综合评价中名列第55位,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65位。今年1—5月份,民营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完成增加值92.5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8.5%;上缴税金6.5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80.7%。  相似文献   

3.
《天津经济》2006,(2):1-1
2005年,天津市经济增长进入新的上升期,特点是“三五八十”能量释放,“三步走”扎实前行,滨海新区成新的动力。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663.9亿元,连续10个季度在14%以上的高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当年新增经济总量552.9亿元。全市财政收入725.5亿元,实现5年上5个百亿台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02元;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884,8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为1.28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4.
一、天津市财政收入的综合评价 从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天津市随着“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市财政收入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不足50亿元,90年代末的206.9亿元,进入2001年的304.5亿元,到2005年已达到725.5亿元,比1994年的96亿元增长6.6倍,11年年均递增20.2%。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732.9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697.6亿元,增长4倍,现价年均递增15.9%。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高出地区生产总值4.3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13.1%上升到19.6%,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遵化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全市经济及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6亿元,年均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615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33亿元,年均增长51.1%。提前两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第一步战略目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中位居第55位,三年之内前进了22位,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位居第65位,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扩权县(市)。同时,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临桂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临桂县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全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2.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2亿元(当年价,下同),年均递增16.5%;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由2005年的3.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亿元大关,年均递增26.7%,实现了连续五年财政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 发展条件 (一)“十五”发展成果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以上,年均递增15.2%;财政收入2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近4倍,年均递增37.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6.4%提高到15%。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51:36.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2006,(8):33-38
一、涪陵区产业发展评价 (一)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具备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十五”期间,涪陵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67亿元,是“九五”的1.8倍,年均递增12.6%,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8亿元,在全市排名第6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3375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北方经济》2006,(2):10-15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回眸“十一五”,灵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五年来,该县按照“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项目兴县”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2.9亿元,年均增长11.24%;财政收入由3亿元增加到8.03亿元,年均增长21.7%。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生产总值仅为183.06亿元,人均GDP364元,到“九五”末,生产总值达到5088.96亿元,人均GDP7663元。“十五”以来.河北经济增长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是大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各项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的时期,是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8.8亿元,年均增长18.1%,其中区属生产总值76亿元,年均增长20.1%;区级财政收入达到5.2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43元、7601元,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台州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过去的一年,台州克服了要素制约、原材料涨价和台风灾害等困难,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据统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达到1173.79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实现99.7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97亿元,分别增长18.7%和21.8%。这些数据表明台州经济基础已经较为雄厚。特别是随着“工业立市”理念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5.2亿元,年均增长17.3%。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3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5倍;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文登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山东县域工业第一强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实干,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1-6月份,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分别增长17.6%、18.2%和23.2%。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8.5亿元,年均增长14.7%。财政收入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22.6%。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8亿元,年均增长34.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061元增加到6710元。全区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为今后更快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贺军 《上海国资》2011,(2):18-18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0000亿元,到2010ff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与2006年相比的增幅高达107.7%,年均增长21.3%。与之相比,2006—20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11.2%。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的增幅大约2倍于经济增速。由此可得出一个简单结论,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上下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呈现出崭新气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一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存贷余额均超过1000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6.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73.43亿元,经济总量达到干亿级,效益指标达到百亿级;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工作》2007,(2):33-34
丰镇市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汇地带,素有“鸡鸣一声,三省相闻”之说,是自治区的南大门。由于流动人口多,又比较复杂,所以,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恶性案件,造成人心不稳,社会不宁。改革开放以后,市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发展,使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势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亿元,同比增长21.2%;财政收入完成7.03亿元,同比增长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19亿元,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亿元,同比增长11.2%,在较短时间实现了新的跨越。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了乌兰察布市第一名。从2004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西部百强县,2006年又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河北区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到200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1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2亿元;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五年累计完成73.2亿元;吸引外资到位额五年累计完成4844.7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项目部分)五年累计完成8.2亿元;五年累计安置就业77000人(次);城市住宅建设五年累计拆迁341.1万平方米、竣工412.1万平方米、安置居民64768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达到6700户和3654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