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政府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改革预算执行的必要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财政性资金分散支付所存在的国际通用方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从现行的分散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资金的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  相似文献   

2.
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它对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业部门也即将作为这项改革的试点单位。这就要求我们在试点工作中,认真研究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库集中支付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斌 《事业财会》2004,(5):27-28
我国现行的财政性资金拨付方式.是通过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财政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就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支出管理制度。国库集中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的国库分散支付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无法适应现代公共财政的需要。因此,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毕竟此项改革的涉及范围较广。需要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配合和及时跟进,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张迪  张珂 《价值工程》2008,27(3):69-7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内容,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该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它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对此本文作了说明,并基于价值工程的思维,从如何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价值的角度,来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功能与成本,提出了几点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使用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经成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在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中遇到困难,就现阶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发展,传统财政管理体制固有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文章认为,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家集中支付制度,以集中各项预算单位账户为国库单一账户,大力推行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保障的政府采购制度,使政府采购行为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切实解决重复采购、“暗箱操作”、收取回扣等问题,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的国库收支制度是一种分散型的收支制度,这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国外比较规范的国库收支制度一般都是集中收支制度,虽然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收支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由于有些相关政策和制度并没有相应地进行改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库集中收支制度的全面改革。本文就完善国库集中收支制度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项怀诚部长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大力清理各部门银行帐户,将所有的政府财政性资金按预算级次集中到国库帐户。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通过预算安排,并由各国国库直接支付,以加强财政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和公共财政制度逐步确立的新时期,如何革除旧体制的弊端,以城建资金为突破口,构建科学、系统、规范、高产的国库集中收付新机制,是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建设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摆在财政管理实践工作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广西会计》2001,(7):13-15
经国务院同意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 ,这标志着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出了重要一步。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实现国库从单纯的核算财政收支功能 ,扩展到对财政收支进行全面的控制 ,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加强财政管理改革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共同构成公共财政的基石 ,成为“十五”财政改革的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财政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进而实现宏观调控,适应并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在财政管理体制的这三项改革中,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三者的核心,目前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正普遍加以实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共同产物。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全面改革和应用,我国预算会计的预算方法和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单位要想不断地适应国家的财政改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对企业不断进行改进,跟上时代步伐,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提高预算会计管理水平。本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预算会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对单位预算会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优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种管理制度。当前进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是现行的财政运行机制中分散的收付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财政收支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不利于对收付行为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是国家在“十五”期间已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做为重点内容,特别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条件已经具备,时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资金的缴库和拨付方式,多年来一直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安全、足额下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为此财政国库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有益尝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自2001年开始逐步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会计集中核  相似文献   

15.
论会计理论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代理国库制,即国家金库是中国家财政资金的总出纳,担负着执行国家预算、政府支付、现金管理等重要职责。这种国库管理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其弊端日渐显现。笔者在分析当前财政资金支付状况的基础卜,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会计核算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型财政管理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新 《财会通讯》2008,(10):45-46
一、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一)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公共财政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支出制度。公共支出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01年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试点,至2009年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已被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范畴。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一部分财政性科研经费纳入零余额账户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政府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改革预算执行的必要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适应市场体制的要求,是解决政府财政资金支付弊端的国际通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形成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孙佳 《财会通讯》2006,(11):79-7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和不足日益凸现,因此必须发展更为全面的预算会计。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资金收付管理制度。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的一切资金,无论是财政资金,还是政府各部门组织的收入以及由此形成的支出,除不实行单一账户管理的部门或单位外,都必须纳入国库单一账户内核算,并由同级财政部门管理和监督。政府各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都不在银行开设账户,所有收入缴入该国库单一账户,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在我国要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的条件还不具备,因为目前的财政体制还不能保证所…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2001年开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过去传统体制下财政资金收缴和拨付方式,有效的规范了财政收支行为;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