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寻租是一种负和博弈,其本质是利用会计信息来取得非公平的财富转移和资源的不平等配置。通过探究会计寻租含义、会计寻租行为和会计寻租的预防措施等,优化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彭琳 《北方经贸》2012,(6):85+87
我国对会计寻租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多是将研究重心放在寻租的原因上,会计寻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降低会计监管效率。从会计制度和经济体制、利益驱动和会计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会计寻租。相关建议:完善会计制度和经济体制;会计信息透明化。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继民 《北方经贸》2005,(11):75-76
文章依据寻租理论,通过对上市公司借助会计寻租,不当得利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必须通过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严密性,以及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更多、更大的权力,严格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控制和压缩会计寻租行为,使寻租者无“租”可寻或不敢寻租,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朱继民 《商业时代》2006,(16):68-70
本文依据寻租理论,通过对上市公司借助会计寻租不当得利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必须通过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严密性,以及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更多、更大的权力,严格监管,加大惩处力度,控制会计寻租行为,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是运用稀缺资源去追求人为地创造财富转移的费用",会计作为一种工具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会计寻租具有了经济后果。由于会计管制的存在、会计领域产权不清晰、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导致了上市公司会通过会计寻租来达到其自身利益目的不良行为。根据组织行为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动因进行分析,不仅能在深层次了解会计寻租产生的根源,而是对治理和消除寻租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维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41-142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利益相关者集团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在我国,会计制度的"双轨制"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重新协调与折衷的结果,会计寻租起到了推动作用理论意义,本文系统地指出了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计寻租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会计寻租的"双刃性"的特征指出必须对会计寻租行为进行适度遏制。  相似文献   

7.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说我国的资本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寻祖场。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充斥着会计信息虚假列报、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等会计寻租行为,造成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严重。从行为金融学与有效市场理论对资苯市场中的会计寻租行为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是控制我国会计寻租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现在对会计准则的寻租还表现在针对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进行寻租,而不是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寻租,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增加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针对我国会计寻租应采取适度控制的策略,公开准则制定程序,加强监督监察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措施,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利益相关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盛丽 《现代商业》2012,(5):241-242
会计寻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存在,会计寻租就不可避免。会计寻租会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严重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环境,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会计寻租的概念和特征,重点分析了会计寻租的动因,并提出了应对会计寻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回顾了会计寻租的文献,对会计寻租的定义、原因、层次进行了简介,结合我国实际具体分析了我国会计寻租的特点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体制、结构、功能定位及监管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大量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的存在极大的危害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寻租行为存在的原因,并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寻租理论出发,对政府采购及其寻租行为进行了分析,从而寻找治理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问题的一些对策。文章第一部分对寻租的内涵、分类、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政府采购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及其寻租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其寻祖行为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第三部分从我国加入WTO时代背景以及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通过创新制度、完善监督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道德教育等途径来强化监控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会计寻租的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寻租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政府职能、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公司治理机构、反寻租道德规范的建立等方面对抑制会计寻租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蕾  毕巍强 《中国市场》2009,(41):89-91,94
在法律严明且具有良好执行力的情况下,通过法律对排污权的严格界定并对排污权进行维护,产权能够对排污企业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而在法律不完善或缺乏执行力的情况下,在初始排污权分配和政府的监管环节中,很容易形成排污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利益,从而产生寻租行为。要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同时加强第三方监管,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康莉霞 《商》2012,(5):61+59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寻租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人为性,而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的寻租成本。会计信息寻租包含了会计变更寻租、财务舞弊寻租和审计意见寻租三个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财务舞弊寻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市场不同层面的寻租行为,说明了无法仅仅使用一个学派的寻租定义分析寻租行为,而只能根据经济学各个学派对寻租的不同定义的不同适用性,分析市场中的各种寻租行为.而目前没有一个统一而又准确的,可以解释各种寻租行为的寻租定义,是寻租定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借鉴会计寻租已有研究及实际表现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所谓会计寻租是指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的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所讨论的是指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的寻租活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会计寻租利弊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而规范会计运行规则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本文对会计寻租的利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抑制会计寻租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产生于"经济人"的趋利避害行为,如果在军队中存在寻租行为,其结果会导致军事人力资源"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损失,损害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优化。治理寻租行为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军事人力资源的必要流动,建立事前监督和事后惩罚机制,加大寻租成本,弱化军人的寻租动机,消除诱发寻租的存在机率。  相似文献   

20.
论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寻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颖辉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174-175
借鉴会计寻租已有研究及实际表现的基础之上,对会计寻租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分析。所谓会计寻租是指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收益)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的数字)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所讨论的是指通过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改变其真实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的寻租活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