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潇 《中国就业》2014,(3):40-41
正2013年,葫芦岛市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方针,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就业服务工作,以就业失业登记为抓手,积极采取"1234"工作模式,即"一个龙头,二个强化,三个平台,四个服务",坚持制度创新与工作举措创新并举,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多样化探索实践,打造多样分类跟进就业服务新路径和新模式,让城乡劳动者获得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贯彻落实人社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黑龙江省人社厅、财政厅、扶贫办《关于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佳木斯市从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入手,以帮扶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实施精准服务,强化"十个"到位,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让贫困人员通过培训提高技能实现就业,通过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收入,从源头上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分4个部分25条,总结和吸取湖北省自1998年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特别是2002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就业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和参考了外省已出台文件及本省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周舸 《中国就业》2010,(9):61-61
今年以来,保定市满城县各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招聘、对接、缓解、帮扶、培训、吸纳为重点的“六个一批”工作思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坚实的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人社部召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推动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重点就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要求。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3个环节:一要建立健全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9,(2):4-6
一、中国就业10件大事1.就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就业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实现了现行就业政策与法律实施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作为实施“五大民心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通过落实五项责任,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取得了就业总量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的新成效。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把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工作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共同推进。一方面,牢固树立靠发展拉动就业、用就业促进发展的理念,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就业目标责任体系,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发展。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26个部门主…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以来,辽源市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全市“23456”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努力巩固发展辽源大就业工作格局;同时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以牵住两个“牛鼻子”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和全面实施投资项目带动就业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全市创业就业工作,为服务辽源市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1.《就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就业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实现了现行就业政策与法律实施的有机衔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就业促进  相似文献   

10.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制定了《山丹县贯彻落实全省城乡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在全县8个乡镇6个社区建立了劳务保障事务站所,解决了办公场地问题,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施,调配了25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到了机构、人员、制度、场所、经费、工作六到位。  相似文献   

11.
金登宇 《价值工程》2014,(8):236-238
厘清大学生就业援助对象、援助目标和实施主体是构建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前提和依据。高校大学生就业援助是社会援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应从政府、公共服务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就业援助对象自身等五个层面来构建,确保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三个就业工作重点: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群体、农民工。四项政策措施:结合扩大内需保增长,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对企业降压减负,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发挥就业服务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大规模培训。  相似文献   

13.
曹蕾  苏雷 《价值工程》2021,40(11):68-69
疫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显现.疫情常态化防控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做整体性规划,评估就业工作环境变化趋势,重新进行设计,推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文章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在2020年就业工作中,结合疫情发展形势,围绕四个根本,优化顶层设计,阶段化推进、精细化实施就业服务与保障工作的各项举措进行分析,以期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08,(4):9-13
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总体概况 深圳就业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特区建立之初-1998年,为构建市场就业机制阶段。这一时期深圳经济的发展是以粗放型、速度型、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量极大,户籍居民的就业压力不大。因此深圳就业工作的重心是完善劳动力市场,主要运用市场手段调节就业。第二阶段,1998年-2002年底,为实施保障型就业政策阶段。适应全国解决国企下岗失业人员浪潮,我市全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主要考虑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2001年我市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就业促进条例》,产生积极就业政策的萌芽。第三阶段,2002年9月以来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阶段。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发展再发展、实干实干再实干"的工作要求,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民生需要,主动作为,实施了一系列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项目。实施就业服务项目,完善公共就业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将紧紧围绕促进就业项目建设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发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重要作用,突出抓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鼓励大学生、失业人员、就业困  相似文献   

16.
朱刚  庞忠胜 《中国就业》2013,(10):34-35
2013年,连云港市围绕"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和人才强市战略,重点做好"六个推进",努力实施"六个创建",着力实现"六个争先",努力实现港城创业就业新跨越。推进创业助推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创业城市,着力在创业带动就业上争先连云港市围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出台了《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明确促进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这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其中,对就业、养老、医疗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了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举措来抓,精心谋划,精心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符合石家庄实际的就业再就业之路。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为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石家庄市大力实施“大就业”战略,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工作局面。一是建立了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牵头组织,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和1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协调督导全市再就业工作,解决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确保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2012,(1)
据报道,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划,未来5年,宁夏将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新培育7500个小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百姓幸福之源。2013年,江苏省建湖县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着力点,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夯实社区基础工作、大力开展就业服务等有效举措,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圆了"就业梦",为一个个求职者铺平了就业路,铸就了幸福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