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距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已34年,这期间中国取得的空前成就早已毋庸赘言。通常,外界习惯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来标识中国的改革成就和基本动力。一时间,"增长奇迹论"、"中国例外论"等调子甚嚣尘上,中国似乎已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诅咒"。然而,且不论中国能否算作特例,反思改革得失,业内人士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市场化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企业家精神无疑是市场化之源。  相似文献   

2.
宗珍 《经贸实践》2007,(1):54-57
新东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新的亿万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俞敏洪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相似文献   

3.
"对我来说,A380是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现在我出差有了四种选择:汽车、火车、普通飞机和A380。"姜先生是一位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中国商人,由于工作需要,一年之中他要多次往返于中国和欧洲。自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采用A380执飞北京至欧  相似文献   

4.
他和于丹被认为是北京师范大学最受争议的两个人.从大学开始,他的很多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就被高层领导亲笔批示给予肯定.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他的很多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言论正在被现实证明其正确性,他也因此被称是为"给房地产市场算命最准的人", "中国房地产舆论领袖"、"中国房地产四大名嘴"之一,但是也因为其抛出的"房价国情论"、 "空置率较高是天大的谬误"、 "房地产救国论"等观点,他被一些网民抨击为"人民公敌",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董藩.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商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总是显示出"柔韧"的一面。现在,我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对于这种"柔韧"的性格,不能一概以进步或反动对其进行简单的宏观定性,而是应该根据其所处具体社会背景对其活动进行具体论述与分析。对于活跃于更加特殊的时间与空间的我国东北地区中国商人更应该采取这一分析主调。本文利用了大量日文原始资料,针对20世纪前期奉天代表性商人"丝房"的活动及其性质进行了微观的实证研究。主要观点是:丝房的经营活动对于民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特征。在丝房与外国资本的关系方面,既有从属性的一面,也具有与外国资本竞争、对抗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他在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他在从事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一贯遵循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它是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条唯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在毛泽东的全部理论中.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何志毛 《新经济》2004,(8):14-21
在我看来。顾雏军无非就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商人而已。在他还没有被美国时代杂志选定为封面人物之前,我无法把他界定为中国经济视野中的某个符号式人物。在顾雏军获评2003年经济风云人物之后。几个媒介掮客试图抬出“中国第三代企业领袖”概念来为他捧场。但我可以大胆地下结论,商人本色的顾雏军。不需要、也抵达不了这个过于光辉的形象。如此种种。我愿意坚持这样一种判断:在顾雏军失败之前。顾雏军的一切都是成功的。让我们像理解常人一样理解顾雏军。  相似文献   

8.
明媚的阳光涌进上海徐家汇翠花园31层的百叶窗,参差的光影落在窗下的原木堆上,照得木头表面的花纹若隐若现。窗边,长裤、牛仔衬衣、休闲鞋装扮的卢伟光看上去像个艺术家,其实他是位商人。在巴西,几乎人人都能讲一段有关他的传奇故事:把印第安酋长请到中国做形象代言人;6次受到巴西总统接见;2004年随胡锦涛主席出访时,购得亚马逊河畔8.5万公顷原始森林,成为第一个买下巴西热带雨林的中国人!"中间商“卡”住了他的脖子今年39岁的卢伟光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经商世家,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温州市渔船检验局的工作人员。工作之余,他经常帮助父…  相似文献   

9.
挚友诤言     
姜波 《经济》2004,(3):84-85
小林实--日本兴业银行调查部主任、常务董事、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在中国的名气比在日本大.因为他和大来先生一样,不属于"电视知识分子",很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只是潜心地研究银行业务、经济问题,后专攻中国经济,曾60多次访问中国.他很谦虚,一再声称自己不是经济学家,只是个"银行专业工作者".但是他每次到北京,我国领导人和一些部委的首长都要会见他,听取他对中国经济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财经文摘》2010,(5):101-102
评点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毛泽东有“四个不能忘”——“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纺工业不能忘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卢作孚在并不长的一生中建立了不朽的事业:办船运,能让军阀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船交到他的手上,而成为中国船王;抗战最危急时刻,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的敦刻尔克式壮举——宜昌大撤退;办教育,把北碚建设成一片世外桃源;他多次被军阀和国民政府委以高官,  相似文献   

11.
孙平 《开放时代》2005,1(4):32-41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鼻祖,他在晚年回忆及"补课"中重点介绍了派克先生,费先生认为派克是他从事社会学的学术源头.派克是美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早期的社会学、人类学受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派克来华进行讲学,他将美国社会学理论传入了中国.派克的理论对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胡鞍钢激辞反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力秋 《新经济》2001,(7):46-49
胡鞍钢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经济学家,他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敏锐把握,使得他的研究显示出与政策调整的惊人的同步.80年代中期以来,他对中国苦干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如经济波动周期、地区差距、正税养军、分税制等,均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而他锋芒毕露、坚定鲜明的见解,又为他赢得了"胡大炮"的美称.  相似文献   

13.
萧延中 《开放时代》2003,108(4):47-59
中国著名哲学家张东荪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提出,应当把"中国思想"当成一个特殊的思维类型看待.他认为应从"比较中、西不同的思想范畴"和"考察中国文化内在需要"两个角度,建构"中国思想"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从而凸显"中国思想"的特质.本文是对张东荪先生上述思想的进一步解读,以期对目前"中国思想"的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陈景元是宋代重玄学一个代表性学者.他从中道中道贵和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中和"、"冲和"等音乐美学思想.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的音乐审美主张,对当代音乐美育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乾隆是盛世皇帝,可他在1766年可以花的钱并不比2007年施正荣的"无锡尚德"要多.若以无锡尚德2007年的预计收入衡量,盛世乾隆的财富和他可以控制的开支,远不如今天一个施正荣.正是各国制度的同质化、资本的全球化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像"无锡尚德"这样的中国经济和财富奇迹.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杰出作家.尽管其经历坎坷、多罹褒贬,而其声望却享誉中外:美国曾有人说: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契科夫".虽有过辔之嫌,但亦不无道理.在国内,众多艺术家、评论家认为:他用小说和散文,建造了"特有的湘西世界"、"是著名的乡土文学大家",论断中肯.其所以如此,与他的身世经历、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相关.  相似文献   

17.
江善颂是个谦虚的人,他喜欢用"学习"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迁徙. 出生于台湾的他曾经在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工作过.大学毕业后,他到了日本东芝工作. 江善颂回忆说:"1986年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业很强,到那里去也是学习."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表明,古自然村庄的发展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路径。至迟在宋元开始,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形式的寺庙对于中国古代自然村庄的轨迹影响巨大。对现存庙宇碑刻的考察后发现,明清时期高平县寺庄村的庙宇给予这一个地处晋东南山区村落的影响,更多的是带有明显区域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上天觉得中国互联网界太过寂寞,于是派出了一个小个子湖北男人.他甫一出道,就动了很多同行的奶酪—先跟百度抢生意,再跟阿里巴巴玩封杀,接着发动3Q之战,让互联网大佬腾讯寝食难安.他是周鸿祎,一个在业内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曾有过好几顶帽子,比如"流氓软件之父"、"反垄断斗士"等.  相似文献   

20.
人民爱戴崇敬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仙逝,引发社会怀念热潮,也引起我回忆钱老关注地理科学的往事.钱老不仅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也是中国系统科学的倡导者和现代地理科学的推动者.早在1983年他开始以系统科学观来探讨地理环境问题.1986年他提出"地理科学"概念,并将其列为全国十大科技部门之一.1991年4月6日他应邀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召开的"地理科学"讨论会,并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开头就说:"同志们,今天在坐诸位是来参加'地理科学'讨论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