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经济》2012,(5):14-17
实现浙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后20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没有变。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建设和改革的着力点正在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逐步拓展,梯度推进。今后20年,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做起,从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妥善处理好影响社会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如何把握住人民的最关心、最直接、最亲近的事,其意义不亚于在"十一五"初期考虑如何把经济经建设与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这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央还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五大执政能力,以科学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曼 《今日重庆》2006,(1):48-49
“十一五”期间,重庆将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07,(3):32-34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和谐滦南”建设。最近,我们深入有关部门和镇村,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化教育、医疗卫生、城镇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瞿继芳 《发展》2015,(2):118-119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长  相似文献   

9.
彭乐  孙坤 《黑河学刊》2008,(3):77-78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和谐建设的前提是构建和谐企业1.构建和谐企业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的一分子,必须一切工作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政部门承担的社会救助工作就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是根本。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众的利益,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大救助制度。一、与时俱进,构建社会大救助格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建立社会大救助格局,实现全方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管理创新不只是公安、城管的事情,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政府怎样转型?转型怎样进行?这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只有搞好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搞好政府转型,只有政府转型牢牢地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十多"敲警钟,改善社会管理刻不容缓社会管理,就是要对社会构成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社会发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徐明  陈文博 《改革》2023,(4):144-1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学理基础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社会建设思想的精髓。从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现实之基是立足本国发展实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实现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增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风险的根源往往主要来自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是否得到较好满足。加强社会管理就要千方百计搞好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民生建设,在事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方面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了,社会管理自然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文章从民生的内涵及实质出发,深刻分析了改善民生在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必须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的价值诉求。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是关乎民生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虽然目前社会不公现象比较严重,例如高考分数线地区差异、"官二代""富二代",但这都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我国从两千多年封建思想走向社会主义,是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而社会公正作为普世价值观要想在这个阶段得到很好地落实与体现,是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现阶段,我们应发展市场经济,打击腐败,畅通民意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集中民智,知民所想,为民分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文结合西藏社会管理实际,在分析西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要性紧迫性的基础上,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提出了在西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董婷  李敢 《理论观察》2012,(1):52-53
自“创建学习型社会”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相统一便成为党工作的一个宗旨.经由对“幸福广东”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的“幸福书”之“斯蒂格利茨-森-菲图西委员会报告”有关幸福社会建设的解读,文章认为,建设“幸福社会”理念与实践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思想的统一与民意的凝聚,是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中的一个示范.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