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丽燕 《云南金融》2012,(6X):266-266
近年来,中国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中严重侵害房屋所有权人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诱发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妥善解决农村房屋拆迁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需求。笔者拟就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相关问题作一探讨,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希望对此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原本集中于城市的房屋拆迁问题慢慢向农村拓展.而相对于城市房屋拆迁,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另外各地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法律适用认识不一致,因此存在不同的规范模式.通过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模式的阐述并加以分析,选择更为可取的立法模式,为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统一立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立法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完善相关立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完善补偿机制等,从法律的角度去规范此项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本文从法律角度谈谈农村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可谓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十年.全国的城市化飞速发展,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被广泛关注的拆迁问题成为这两年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顽疾.不得不承认,政府在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对拆迁工作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因此本文基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对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成琼 《金卡工程》2010,14(9):225-226
转型时期的中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如屋拆迁引发的利益冲突已成当下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2003年南京翁彪事件、2004年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2009年上海潘蓉事件都是活生生的案例。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的利益冲突表现的非常激烈和明显,城市化加速伴随着利益冲突的加剧,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其实质是拆迁当事人各方利益的巨大冲突。研究城市房屋拆迁冲突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相关利益衡平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中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来缓解拆迁矛盾,已经成为城市房屋拆迁法律理论不能小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众多社会问题的关键是从法律上控制日益激烈化、表面化的利益冲突。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法律制度并不是从理想上消除所有社会矛盾,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和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因此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确立法律为整合利益的主要手段并发挥其它利益调节手段的作用,保持社会合理适度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城市房屋拆迁是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收回城市居民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引起,对居民房屋的拆迁必不是需要土地上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而是对房屋下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目前因房屋拆迁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主要是原因是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公共利益不明确,赔偿规定模糊不清,赔偿范围狭小。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财政”到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房屋拆迁中有被拆迁人自焚、当事人与政府对峙等极端事件的发生,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的修改或废止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法律制度和法律技术层面看,现行拆迂条例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区分公益拆迁(征收拆迂)和商业拆迁(协议拆迁),并错误地将公益拆迁关系定位为民事法律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政府在商业拆迁中越位,表现为政府大量介入名为公益拆迁实为商业开发的拆迁活动,并且充当了商业拆迁活动纠纷的裁决者和强制执行者,引发了大量的暴力拆迁和强制拆迁;  相似文献   

8.
刘登 《投资与合作》2014,(3):333-333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做为建设用地。必然牵扯到集体土地上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迅速增长,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地方的安定团结。是当前热点的社会问题。征地拆迁引发的利益矛盾很容易引起农民不满情绪,政府行为公信力也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9.
邓攀 《投资与合作》2014,(9):137-13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的加快,项目规模的扩展,在较大程度上扩大了拆迁范围,那么就需要征用更多的土地,拆迁更多的房屋,社会上各方已经开始关注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本文简要分析了征地房屋拆迁项目中跟踪审计的实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金融》2010,(12):15-15
2010年11月13日,北大法学院五名学者向中国全国人大递交关于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建议书,表示对这一年来的拆迁变法的进程不满。王锡锌称房屋拆迁应遵循法律保留的原则,修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国有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只能临时解决眼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芳芳 《金卡工程》2009,13(11):113-113
以“重庆钉子户”事件引入主题,以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分析为起点,不难发现城市房屋拆迁实质是一种行政征收。国家行使征收权必须具备:公共利益的目的、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予以公正的补偿这三个法律要件;然而现实中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却缺陷重重,突出表现为:欠缺公共利益决断机制、程序不当、补偿原则不明确、救济途径不畅等,本文针对以上症结分析并提出法律上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房屋拆迁评估因涉及到被被拆迁房屋环境、面积、新旧程度、补偿标准及住户心理等多方面问题,在评估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对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搞好房屋拆迁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拆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权力对权利的战争.立法的相对不完善和行政机关角色定位的不明确,逐步造成如家拆迁工作在某些程度的混乱.笔者从房屋拆迁的补偿制度这一角度,对城市房屋的拆迁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要解决我国城镇房屋拆迁中的种种矛盾,重建和谐的拆迁关系,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以房屋拆迁的目的为标准将我国城镇房屋拆迁区分为公拆和私拆,明确公共利益的含义;通过立法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实现公共利益的法律化是拆迁合法性的基础;征收程序和范围的法律化是公拆合理性及公正性的保证;充分补偿是政府拆迁中获得私权支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李卿  王少华 《中国外资》2011,(14):235+237-235,237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由于城市房屋拆迁而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对城市房屋拆迁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是我们国家房屋拆迁制度当中唯一在法律层面上有拆迁两个字的法律。《物权法》关于房屋拆迁的规定及诸多条款的延伸,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未来的拆迁工作,尤其是在拆迁模式、拆迁补偿、拆迁程序等方面影响重大,对与拆迁有关的法律法规也提出了修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由于城市房屋拆迁而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对城市房屋拆迁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林 《中国外资》2011,(6):146-146
随着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房屋拆迁不可避免,但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的思想对开发商、地方政府和被拆迁民众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拆迁过程中行为的不一致性引发民众间的不公平,导致矛盾产生。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房屋拆迁,是个即敏感又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及各省市先后制定了许多拆迁补偿和安置法规,但并没从根本上解决房屋拆迁中的补偿纠纷,随着大规模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的来临,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     
北京市严控拆迁规模 五类问题将被核减拆迁计划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52号文,设定了5种情况,凡出现其中之一,拆迁计划即被核减。 52号文规定,凡房屋拆迁中矛盾和纠纷比较集中的项目或区县,除保证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及危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之外,按下列规定执行,即区(县)上一年度9月底前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