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重要采取人道手段裁员的公司更能够赢得留职员工的信任与忠诚。而信任是企业最有价值但也是最容易消失的资产  相似文献   

2.
黄晓天 《现代企业》2012,(11):16-17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际,许多企业迫不得已进行裁员。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方式既能让被裁员工平静面对突如其来的抛弃,又能使企业平稳地迈过这道坎,这不仅是实业界也是理论界应该思考的紧迫问题。管理学家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对此给出了精辟的指点,他说,"采取什么样的裁员措施,比是否裁员更)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经济,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出口依存度很高。由于全球经济的萧条,企业的订单减少,很多制造型企业为了缩减企业的成本,采取了裁员的策略。富士康作为一个制造公司,也采取了大面积裁员的方案。本文以富士康为例子,主要对裁员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经济,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出口依存度很高。由于全球经济的萧条,企业的订单减少,很多制造型企业为了缩减企业的成本,采取了裁员的策略。富士康作为一个制造公司,也采取了大面积裁员的方案。本文以富士康为例子,主要对裁员所产生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冯蓉  程璇 《中外企业家》2009,(4X):201-202
最近裁员愈演愈烈,从小企业到跨国集团,不管是因为企业真正经营不善而采取缩减人力成本,还是想借裁员之名进行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或者是裁掉企业的害群之马,裁员已经形成"羊群效应",而且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组织的标准做法,一种规范和一种惯例。  相似文献   

6.
<正>国有企业转企改制前,普遍采取"减员增效"策略,实质是一种变革性裁员。所谓变革性裁员,是指由企业战略变革、组织变革、重大技术革新等引发的,追求人员配置与组织特征相互吻合为主要目标的职位和人员削减活动。然而"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于企业有利有弊。特别是规模化裁员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或损害,需  相似文献   

7.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企业选择了使用裁员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源退出机制,来缓解危机的压力,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考虑其长期的负面效应,粗暴的裁员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将会给企业带来中长期绩效的滑坡。本文将企业裁员过程划分为裁员规划管理阶段、裁员实施管理阶段、留任员工激励管理阶段,探讨了在这三个阶段中企业应分别采取的方式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危机肆虐、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除了采取减薪措施之外,裁员也常常成为一种无奈的自救抉择.那么裁员的适应条件有哪些?应该遵循何种程序安排?哪些员工可以裁?哪些员工不可以裁?应该给予被裁员工以何种经济补偿?企业在采取裁员措施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此我们专辟两讲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全球企业纷纷大幅裁员,令人遗憾的是裁员风潮中也裁掉了许多具有专业技术的白领员工,企业在不经意中流失了自己的智慧资源。 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裁员的方式情有可原,但因此对公司造成的负面效应却不应该忽视。员工离职实际是公司资源的变相流失。因此,正确处理员工离职事件及其影响,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应当是公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到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寒冬,企业采取的裁员或降薪真的是化解危机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全球裁员消息不断传来,各企业的众多员工正在遭遇信心危机。他们渴望得到领导尊重,让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感觉好一点。老板其实也在日复一日的艰辛中再陷入困境,他也需要自我激励和来自下属的信任与安心。  相似文献   

12.
幸存者综合征用以描述裁员事件对那些目睹同事被裁而自己却保住了工作的人在心理方面造成的影响。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会对组织经营造成负面影响。文章采取社会交换视角阐述了幸存者综合征的应对模型,并从实践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建议,包括引入变革理念、重构心理契约、采取合适的裁员措施,以期对企业经营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23):94-95
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间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信任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模型,分析表明,协同各方相互之间的信任与收益函数正相关,但当企业预测采取信任策略的风险过大时,协同创新行为就很难发生,只有当企业预测采取信任策略的风险小于一定值时,企业才会考虑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4.
"软裁员"是当今网上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些企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引发了某些职场人士的不满.  相似文献   

15.
企业裁员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裁员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企业裁员的动因一般可分为三种:即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裁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朱晓平 《人力资源》2006,(20):59-63
裁员通常发生在公司战略转型或经营陷入困境的时候,甚或出于对公司宣传和造势的需要等,这是企业战略决策层为了改善经营绩效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但如同一个凄美的童话,当一个企业裁掉原本属于体内的一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完成换血的同时,也给所有相关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如果不对裁员过程中产生的这种负面心理影响进行有效的管理或合理的引导,则会严重妨碍企业裁员增效目标的达成,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悲剧性事件。大多裁员案例都很难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但是,难道裁员就一定是一种被动的组织风险行为,成为让相关人员痛苦的经历吗?难道只能是企业与员工的“赢-输”结局吗?笔者在近几年中曾以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身份参与了若干公司的裁员工作,提供在裁员过程中的心理支持。经历过这些事情,笔者认为,通过导入系统性的心理支持,完全有机会使裁员工作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7.
经济性裁员的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果 《中国新时代》2009,(6):99-101
裁员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烦恼的代名词。先不说裁员之前的种种规划和设想,也不说裁员之时的不断沟通和费尽唇舌,仅是裁员之后的那些未曾预料的后果,足以让HR对裁员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8.
企业裁员的经济理由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几乎每一个公司都被迫不断地研究对策,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知不觉之中,裁员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手段。尽管裁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适应商场变化的主动的战略式裁员,还是被动的为走出困境的应急式裁员,裁员对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调整手段,合理的裁员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从理论上看,企业裁员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暴让不少企业措手不及.从国外到国内,从世界知名的跨国巨头到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危机,力求自保.不少企业采取降薪、裁员以节省开支.  相似文献   

20.
企业     
《新前程》2009,(10):95-95
巴菲特旗下子公司拟裁员300余人 据国外媒体9月11日报道.“股神”巴菲特麾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飞机租赁部门NetJets Inc最近刚刚更换了首席执行官,目前正计划裁减300余名员工。巴菲特在5月份表示:“业务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有必要采取暂时性和永久性的裁员措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