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向东 《经济师》2012,7(3):265-266
文章首先介绍国美"3.15"活动的优势,通过三点优势的分析,指出国美电器公司的成功之处。接着介绍了国美"3.15"活动的劣势,通过三点劣势的介绍,提醒国美电器公司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分析了针对国美"3.15"活动的改进措施,通过三点措施的分析,对于国美电器公司进一步完善"3.15"活动来赢得顾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美电器集团于2007年12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HK0493)已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给独立第三方,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独家管理与经营权,至此持续近两年的大中电器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国美收编大中之举被业界质疑有垄断之嫌.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1,(8):82-85
黄光裕、陈晓、张大中,这三个中国家电连锁的风云人物,从3月9日开始先后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被任命为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之后,一直远离媒体视线的张大中。在3月28日国美电器香港发布2010年度业绩会议上顺利完成了国美第三任董事局主席的首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4.
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就是“有国美,生活美”。国美电器目前在我们大家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创始人黄光裕也为国美电器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黄光裕创造出来的“国美模式”更是深入人心。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国大陆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鹏润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为国美电器、鹏润地产和鹏泰投资,其中国美电器主营业务为零售业,鹏润地产主营房地产,鹏泰投资主营业务包括项目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即黄光裕在从事电器行业经营的同时,通过房地产进行辅助扩张,这些业务为国美产生庞大的利润,去支持国美的快速增长。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本论文详细论述国美的发展背景、借壳上市研究以及在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5.
杜明明 《经济》2007,(1):90-92
国美电器去年收入达到173亿港元,永乐电器的同期收入为118亿港元.通过收购业内第三大电器零售商永乐电器,国美电器规模将大大超过业内排名第二的苏宁电器,后者去年收入为人民币157亿元(合19.7亿美元).这一交易也将显著提高国美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UBS Securities Asia Ltd.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两家公司2005财年的数据计算,目前国美电器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0%.合并后,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将突破625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头.而"老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363家.  相似文献   

6.
杜明明 《经济》2007,(2):90-92
国美电器去年收入达到173亿港元,永乐电器的同期收入为118亿港元.通过收购业内第三大电器零售商永乐电器,国美电器规模将大大超过业内排名第二的苏宁电器,后者去年收入为人民币157亿元(合19.7亿美元).这一交易也将显著提高国美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占有率.UBS Securities Asia Ltd.的调查报告显示,以两家公司2005财年的数据计算,目前国美电器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为60%.合并后,年销售额将突破700亿元,如果再加上永乐之前操作收购的大中,三者门店将突破625家,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形成一个家电连锁巨头.而“老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363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苏宁电器的市场定位、营销组合和同国美电器的区别等角度对苏宁电器的市场营销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苏宁电器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对关注苏宁电器和喜欢市场营销的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刘祺  李瑞 《时代经贸》2011,(8):138-139
本文从苏宁电器的市场定位、营销组合和同国美电器的区别等角度对苏宁电器的市场营销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苏宁电器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对关注苏宁电器和喜欢市场营销的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25年,3个时代     
关崇威 《新经济》2012,(11):84-85
国美电器从创立至今已有25年历史,其曾经改变我国人民购买电器的模式,同时我们也正改变国美的经营模式。国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参与了另一个时代的开始。2012年,正是国美踏入"人生"第25个年头,从北京街头一家小商铺,已变成为拥有过千家门店的电器连锁经销商。不过,从7月1 1日开始,国美电器(00493.  相似文献   

10.
席龙胜 《经济论坛》2011,(8):199-2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家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发展壮大,家族企业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国美电器大股东与管理层的控制权之争所涉及到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与经理人陈晓之争表面看起来是一场利益之争,实际上凸显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揭示了治理模式演变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和特征。本文以国美电器事件为例探讨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对提高我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峰子 《新经济》2011,(12):46-47
熬过了2010年纷争四起的秋天和冬天,陈晓没能在国美挺过2011年阳春。3月,国美原董事局主席陈晓宣布离职,原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被任命为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相似文献   

12.
回溯     
《新经济》2010,(10):8-8
国美联手三星 国美电器与三星电子签署了一份两年实现300亿元销售规模的战略合作协议,国美电器成为三星集团在中国的最大渠道商。此次合作协议是我国家电史上与外资家电品牌签署的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商品零售业的不断发展,家电连锁业态近年来已经基本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数据显示,在家电连锁市场份额中,高达80%的份额由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垄断。去年的"国美之争"已告一段落,国美局势开始转向稳定。但是在国美改变经营策略的同时,苏宁还会长期保持现在的优势地位吗?此篇文章中将分析和探讨苏宁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苏宁电器未来的发展做一些预测。  相似文献   

14.
张善英  郭威 《经济师》2009,(10):251-252
家电连锁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家电连锁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连锁家电销售网络的规模和效率越来越明显,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家电连锁业的行业集中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像国美电器这样的连锁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买方垄断实力,进而促使其赢利能力的进一步增强。文章以国美电器为例,通过对行业集中度和国美电器经营模式的分析,论证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资讯     
《时代经贸》2009,(8):95-95
1、国美下半年或再关20家门店 8月23日,国美电器公布了2009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国美今年上半年共关闭了110家门店,同时新增加了30家门店,门店总数净减少了80家,按照此前关闭百家门店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国美电器的门店数量至少还会减少20家。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14日晚,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国美已与大中电器的股东订立收购协议,将以36亿元人民币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股本,该收购价比此前苏宁的出价高出6亿元。  相似文献   

17.
以某公司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为背景,结合PEST分析和SWOT分析指出该公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公司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战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寿宝 《经济师》2012,(1):100-101
文章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控制权争夺与股权结构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即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公司的治理方式及成效;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影响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效率,在股权适度集中时,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效率进行识别和修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以国美电器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民营上市公司在进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国美案例将成为其他民营企业改革或股权结构优化的标杆。  相似文献   

19.
西安高新区的商务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李华  孙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0):173-175
通过介绍商务成本的概念及构成,阐述了商务成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对西安高新区的商务成本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后,指出其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商务成本的优势和劣势,给出了降低西安高新区商务成本、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人物志     
《商周刊》2011,(2):22-22
邹晓春任国美副总裁 经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证实,邹晓春获得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的任命,负责其专长的法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