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婷  宋庆萌 《金卡工程》2010,14(7):169-170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于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详细研究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区《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规定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肖龙 《时代金融》2012,(17):150-151
股东代表诉讼是存在于公司法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在制度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与一般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肖龙 《云南金融》2012,(6Z):150-151
股东代表诉讼是存在于公司法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引进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在制度构建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对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与一般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以保护股东权利作为其立法宗旨。实践中公司机关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权力、侵害股东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往往难以顺利实现。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一样,是保护股东权益的重要制度。但我国当前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不够完善,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股东权益的作用。我国应尽快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5.
陈俊明 《金卡工程》2010,14(2):228-229
新《公司法》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股东权益保护至关重要,但是股东代表诉讼常口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不明;缺乏必要的股东诉讼激励机制;举证责任分配不舍理。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股东代表诉讼源于英国衡平法,在我国2006年的《公司法》中有所体现。股东代表诉讼源于英国衡平法,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具有重要意思。但是目前我国公司法对此规定有待细化。本文拟从公司参与诉讼的必要性及其法律地位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7日新公司法的出台,使得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一舶来品登上了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舞台,也使得这一制度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这是我国公司法对现实要求的积极回应。但是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尚有不足之处,如诉讼主体资格、被告范围、代表诉讼的法律效力问题等方面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石琳 《金卡工程》2010,14(11):132-132
我国新《公司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股东为原告,但是对公司诉讼地位没有明确。近年来,我国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滥权侵犯公司和中小股东的现象日益严重。对股东代表诉讼应采取激励机制,对原告的资格限制应放宽。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公告通知公司的其他股东可以作为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应当通知公司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9.
由于股东会实行“资本多数决”原则,少数股东处于弱势地位,须对其进行特别保护。我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还需通过实行累积投票、股东回避表决、股东代位诉讼等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杨  申伟 《金卡工程》2010,14(6):199-199
2006年我国《公司法》修改后,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首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我国公司的有效治理和资本市场的有序经营起到了重要规范作用。股东派生诉讼自它诞生以来就是小股东保护公司利益并防止大股东滥权的有效武器,对平衡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修订的《公司法》完善了股东直接诉讼、新规定了股东派生诉讼,赋予了股东新诉权。新诉权的行使在理论和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阻却,如对新诉权的认识、公司的法律地位、诉讼前置程序的例外、股东和解、股东诉讼积极性、法人董事等方面,本文在分析以上阻却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佘威 《时代金融》2011,(32):48-49
由英国国家公司法首创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被视为股权保护的最后屏障。1843年英国判例foss v.harbottle所确立的原则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产生做出重要的铺垫,2006年的英国公司法更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英国判例和成文法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股东派生诉讼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为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提供了一道法律屏障。股东代表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时,应该着重处理好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邱健  陈兆松 《西南金融》2008,(10):55-57
本文从分析《新公司法》的修订内容出发,探讨我国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加强法律规定的诸多努力和改进,如:股东知情范围扩大、股东代表诉讼权、股东退出机制、股东可以申请公司破产、累计投票制的增加和董事会制度的细化等等。同时也指出《新公司法》在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上仍存在局限性,需进一步改进,如:股东知情范围的扩大留有隐患、缺乏股东的事前救济方式和独立董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刘广文 《金卡工程》2010,14(8):208-208
我国公司制度建立之后,各种公司组织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公司大股东压制中小股东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并在各种公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鉴于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并于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在新通过的《公司法》中,相对于之前的《公司法》作了较大的修改,在原来总共229个条文中,删除条款46条,增加条款41条,修改的条款达137条。旧《公司法》对股东权益方面条款较少,并且往往只规定"应当怎样",但缺乏"违反了怎么办"的条款,特别是缺乏有关司法保护的相关规定,使得弱势股东或者受到损害的股东无法启动诉讼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公司法》增设了累计投票制、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有利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的内容,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从股权结构、独立董事职权等角度进一步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聪 《金卡工程》2010,14(6):234-234
企业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理论依据来源于股东平等原则、民事诉权理论等,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正义观的体现。我国《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都可见关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条款,但其未能对少数股东权进行有效保护。文章通过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理论依据及现状的分析,提出如完善累积投票制度、确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及维护市场公正、效率原则等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媛 《时代金融》2011,(29):45-46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公司法赋予股东制约公司与公司高管的法律手段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引进国外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有必要。关联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研究对于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审判具有重大的补缺作用,它也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监督公司董事和高管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现行银行贷款担保中相当比例是公司为股东担保,其法律效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银行贷款的安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并未绝对禁止公司为股东的债务提供担保。允许公司为其股东的债务提供担保既是现实经济生活之需要,亦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对促进债权实现和维护交易安全均具有积极作用,符合现代立法趋势。商业银行有条件地接受公司为股东提供的融资担保,有利于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本文提出应修改《公司法》第60条第3款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董事回避制度、股东诉讼制度和担保信息披露制度,以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司为股东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李冬华 《中国外资》2010,(20):207-207
随着新《公司法》的实施,有关股东知情权的诉讼案件明显增多。股东知情权是公司股东的一项重要权利,公司股东享有及时、充分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及相关信息的权利,这是股东正常行使各项股东权的前提,但是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应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