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QQ     
胡姚雨 《市场周刊》2011,(10):124-125
我不是一个热衷窥私的人。但.既然是她的儿子.心中便不存有太多芥蒂。那天她正午睡.我在屏幕前看到她那悬停桌面的聊天工具,心想看一看也无妨。  相似文献   

2.
吴海泉 《商业时代》2004,(10):57-57
北京车友王盟发来电子邮件说:上次我在海淀区一家加油站加油,看到油枪上多了一个胶皮套,加油时速度慢了不少,记得在别的加油站油枪上没有这个装置,我有点怀疑给我少加油了。后来问加油员,她说那是油气回收装置,请问,加了这个装置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会少加油?为此,栏目编辑特别邀  相似文献   

3.
"爸爸,你知道什么是美国之美?"女儿拿着一张报纸问我。我就想那张报纸没有这个问题啊。可我到底该怎么跟她说呢?美国之美这个题目,哪里能用几句话说得清?想了想我就反过来问她:"那你说呢?"她就歪着小脑袋说:"美国之美,就是人长得美。"  相似文献   

4.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  相似文献   

5.
上周六在某公园我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太太,推着一个大约不到一岁的孩子,正往前走着,从旁边走来一位老太太,和这位年轻的妈妈聊了起来,边聊边笑嘻嘻抱起孩子。“这孩子真胖,长得像你,多大了?”老太太问,那位年轻的妈妈边笑边回答。接着老太太把孩子放到小车上,从她随身带的包中拿出两个小背心,说:“唉,我那儿媳妇下岗了,卖点小东西,这两件是断码的,全棉,你看这孩子穿上准好看。”老太太看到那位年轻妈妈不愿意买,又指着她的产品说:“这两件你要是都要了,每件便宜五毛钱,每件四元,你回去打听一下,要是买贵了,我以老太太这把年纪担保,  相似文献   

6.
20多年前,日本电视剧《阿信》风靡全国城乡。当时,在浙江建德市古镇梅城江边一座破旧简陋的小屋里,有一位个子小小、皮肤黑黑的中年妇女,每天晚上都盯着电视机屏幕。看到阿信饿着肚子拣死鱼虾充饥时,她热泪盈眶;看到阿信经过奋斗,发达了,成了大型连锁超市的董事长,她又开心地笑了:“我将来一定要像阿信婆一样。”老实巴交的丈夫坐在一旁笑她:“神经病。”这个女人叫蔡云霞,当时膝下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丈夫在自行车辐条厂做临时工,收入微薄。每天她就去江边码头收些鱼虾,拿到农贸市场卖出挣点小钱,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艰…  相似文献   

7.
认识程丹彤是在凤凰卫视现场直播的“中国健身小姐”大赛上,那次她是引人注目的卫冕冠军!后来才知道她曾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冠军;并且是1997年和1998年中国健身小姐大赛冠军以及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健身小姐冠军。 程丹彤对我说:她是烦事不过夜的人。我间“那你就没有走背字儿或是特郁闷的时候?比如遭到大的挫折什么的。”她说只有一件事让她不快乐,就是在“浩沙”,老板对她拓展健身舞的想法置之不理,这让她有些失落。“现在没什么啦,老板不睬,没关系呀,我就教我的健身舞,看到我的学生很努力地学,我…  相似文献   

8.
<正> 公司垮了!一下子,谌(chén)雪花成了下岗工人,两手空空,一无所有。那还是1992年的事,当时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到南方打工?一来岁数大,二来又没啥特长,撇家出走,难处太大,看来只能在家门口开个小店。可她仅有500元钱,能开什么店呢?安化县是一个贫困山区,开一个对路的店真难选。有一天,她到了长沙。当看到一家老牌炒货店顾客盈门时,脑子忽然开了窍:我为何不能开一家炒货店?炒瓜子、花生、玉米,本就是安化的传统小食品。安化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炒货。但炒货费时费力,火候不好掌握,现炒现吃既忙人,又很难炒好。如果我开一家炒货店,生意肯定好。一是安化还没人开,二是县内货源丰富,三是消费群体大,什么人都爱吃。想到这里,她便以进货试销的名义,将店里所有产品都买了几斤作样品。  相似文献   

9.
读者依妹儿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我这儿的“生意”依旧热闹红火,大有“石破天惊”之势——每有读者“鸿雁传书”,众小编的那股子高兴劲儿,嘿!甭提了!大家总是争着抢着拆看信,然后竞相传阅,那神态、那模样,真比中了六合彩还……还……嗨!越关键越没词儿了……言归正传,47期的SHOPPER如约而来……您看,她款款的步履,真是仪态万方……喜欢她吗,来信跟我聊聊吧……  相似文献   

10.
帕里斯是一名出色的大银行家,在他65岁生日时,讲了一个他13岁时的故事—— 小时候,我对汽水非常向往,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因为,我看到有钱人家的小孩喝了那东西后,会站到大街上一个接一个地打嗝,那长长的打嗝声,让我羡慕得要死。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种现象:人们能看到很远很宽的地方,但对眼皮底下的东西却视而不见。这种不易看见的区域,生理学上称之为“盲区”。其实生意场上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盲区”。我的不少朋友时常在我面前做出一副肠子都悔青了的样子说:“我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好生意明明摆在我面前,该我赚的,咋就被别人抢走了?”的确,连我自己都犯过一次傻,要不然我的财富会多增加400多万。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白老太太是我丈母娘的一个好朋友。在成都闹市春熙路服装一条街上,她有一座200多平方米的老房。老伴一去世,白老太太打算到孩子家去住。白老太太的意思是,到哪个孩子家住,房子就归谁。这下可好,几个孩子争得不亦乐乎。由于家庭内部矛盾激化,白老太太经常来我家向丈母娘倒苦水。有一天,她突然对我们说:“不闹了,都老实了。最后大家商量决定,把房子卖了,各家平分,他们挨个养活我。”说罢又特意对我说:“小邱,对外人我们卖15万,咱们不是外人。你要是买,我12万就卖。”我当时并没在意,那房子我倒有点印象,是成都古老的四间临街木结构小四合院,老房里面有个小天井。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朱伟 《华商》2014,(8):40-41
母亲走的时候,我俯在她耳边说,我会带她回北京。我带回的是父亲50岁时与她的合影,我盼望他们永远是年轻时的样子,而我就永远在童年他们的爱抚下。那照片就端正挂在墙上,香灰在弯曲着,终于落在桌上,成为粉末。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天山,每个新疆人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歌里唱道“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你离开她的时候,就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远方的游子回到新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雄伟的天山,给你力量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香草     
香草晓钟商街新开张一间小亭子,招牌不大就两个字--香草,细瞅原来是个烟摊儿,摊主是个令人着迷的漂亮姑娘,据说芳名香草,这让人不禁为那招牌暗暗叫绝。他被她迷住了,开始接近她。一天一包"三塔",每天买烟时讲些炮制好的话,她总是附和着,当然是微笑的,那笑着...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爱     
吴虹飞 《市场周刊》2011,(5):127-127
有一次采访香港导演关锦鹏,他是张爱玲的隔代知己。我们聊张就聊了好一阵。 我不算正宗的张迷,但读她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上高中在集体宿舍第一次看到她的小说,看到曹七巧,脊背都发了凉。张的语气和情调都是传统的,带着些古典的熏香,反而让人百般地不习惯起来。那时还是循规蹈矩的理科学生,还小认得这个民国的人,  相似文献   

16.
因为见过太多的失败,因此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总是思虑太多。将可能与不可能的风险都预估在内,这样我们就会裹足不前。不成功,不是因为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十多年前,内地刚刚有人做保健品生意,我也认为那是朝阳行业,前景广阔。但考虑到人们的观念和产品的价格,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是老婆一锤定音,支持我做。虽然历尽艰辛,但实践证明她的决断无比英明,如果没有她的果敢,恐怕今天我还是单位里一个小职员。  相似文献   

17.
2002年金秋,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国际商务财会》。当时我是一名会计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正在期刊阅览室查阅资料,忽然看到了她,凭着会计人的直觉,她应该是反映外经贸领域财会知识的专业期刊。虽然以往在别的期刊上也看到了反映外经贸领域财会知识的文章,但象她这么专业的期刊还从未看到。我迫不及待的取了一本,很快便被她鲜明的专业特点、前瞻性、指导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所吸引。从那时起,她就成了我的好友。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爱写日记的人,以前把写满的日记本总是藏得严严实实的,日久天长连自己都忘记放在哪里了,万一被父母看到,那就惨了。前年,我使Word 5.0时,就做了个模版,只要在想写日记的时候新建一个就可以,什么日期时间上下午都自动写上了,好方便。如今Word发展到了2000,我的日记模版随之更加方便,为了鄙人的杰作不只蔽塞在我的小窝棚里,现特此向大家推广,是好东东,就大家一起来分享:  相似文献   

19.
我的摆渡人     
我知道了对岸的她是我的摆渡人,只是,我衷心地希望和渴望,有一天,她能主动递给我一只浆,让我们一起来掌握方向,一起用力划向前方,因为那是我自己的理想和她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家附近有个公用电话亭,每次我都多走几步跑到她那打电话,有时候着急,跑得连呼带喘的。那女的问我,干嘛跑这么远打电话。我说,我觉得你这人实在。的确,在我市电信局屡屡强调市话每次4角的今天,许多小电话亭仍收5角。为了1角钱,你跟他生一次气,真犯不上,反而惹得自己不高兴。而这家电话亭,总是及时地把那1角钱找给你。那女的说,该挣的钱我挣,不该挣的我一分不要。她认为这没什么,这是她的做人方式。而我感觉就不同,每一次小小的交往后,我都感觉到十分的舒坦和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