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观念 发挥优势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齐海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
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冯百侠,王子平"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实现经济增长的高效与高速。这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并适应了长远发展历史趋势的要求,是一个战略性转变。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  相似文献   

3.
迄今论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内涵的文章很多,解释各不相同,代表性的观点有下列几种:(l)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由居民消费,产业发展特点,经济体制特点、与国际经济相互联系的特点等共同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以上诸方面因素发展变化的结果。(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向质量效益型的转换,经济增长质量是指整个国民经济质的内在规定Kl要包括经济素质、结构以及运行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3)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是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转换,由粗放的数量型向集约的效益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经济学应当开展对管理科学的研究●薛贤熙韩邦德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个是生产力如何发展,两者...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中的产品质量刘小园孙晓斌积极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奋斗目标的关键。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要不断地优化、提高经...  相似文献   

6.
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两个关键之一而突出强调,这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诸多矛盾的现实出发,又充分考虑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和国际竞争新形势的要求,是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与弊病按照经济增长理论,产出的规模取决于投入经济流程中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数量与效率。单纯依靠投入要素数量增加实现的扩大再生产,被视为外延粗放型;在投入要素数量不变或增加的同时,依靠要素效率提…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增长方式王积业今后十五年是我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拟对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方式,谈点粗浅看法。一、关于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认识问题1.从工业化进程判断我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关系到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课题,上海远东出版社最近出版的17万字的新著件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对这个问题作了认真探索。(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沈立人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两个根本性转变问题的专著。早在80年代后期,他们就提出过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并对发展和改革提出“稳中求进”的策略,被称为我国经济学界中的“渐进”学派。(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系列论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坤 《当代财经》2000,(11):11-15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织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与途径有同极转换与异极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錾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已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在制约乡镇企业转变方式的诸多重大因素中,人力资本的短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人力资本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周典 《生产力研究》1997,(4):26-28,37
资本社会化的进程,促进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是实现跨世纪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资本社会化的内容、形式,提出了实现资本社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规划了中国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并指出实现蓝图的关键是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能否顺利地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未来发展。而培养大批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是促进农业经济根本转变的关键步骤。一、发展农业经济,迫切需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被誉为世纪之交人类社会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知识经济与推动经济增长的关系,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本文探讨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讨论综述郭晓明,管英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理论学界就如何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现将各种论点综述如下: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与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阶段,具备了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  相似文献   

15.
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汉章在目前新旧体制转换,企业面临许多困难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牢固地站稳脚根,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关键是自身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反思冯海发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增长方式转换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因此,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经验教训和转折,对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换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7.
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因此,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本文在介绍了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经济模式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障碍与出路彭建强农业实现集约型增长,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看乃是一个制度经济问题,关键还在于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实际上,体制制约是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实现彻底转变的根本原因。举世公认,家庭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经济有效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忠立吴艳平实现经济有效增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为了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一定的条件,使产出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形成有效增长,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1984—19...  相似文献   

20.
在小康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很大程度决定于能否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新的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要讲究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或称经济增长模式,是从长期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一个新的用语,还来不及写入任何通用和专业的经济辞典。一般认为,这是指增长手段和增长目标的统一,反映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举措、途径和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运行机制的综合,支配或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