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无论多么复杂,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必然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集中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因素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不仅可以显示出特定的社会发展形态,也可以显示出某一社会发展形态中特定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历史要素获得全球性所呈现的景象,又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生产力的系统的概念 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衡量尺度之一是经济的进步。河北省在改革开放后,虽然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弱。河北省经济要保持持续发展,必须激活其蕴涵的活力、发掘其内在的潜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合力打造和谐河北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衡量尺度就是生产力、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因此要构建"和谐河北",在当前形势下首先就要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5.
最近,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因课题组”的经济专家,围绕中国北京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PMSLDV”新产业建议。一、国际“PMSLDV”新产业的诞生 在2000年,联合国在美国纽约召开了人类第一次“千年首脑国际会议”,其主题是协调整个国际社会力量去实现其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曾晓晖 《大经贸》2007,(9):76-77
经济增长须有相应的社会公正作为保障 中国当代的经济是在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主动进行改革的前提下出现的一种混杂型经济,是一种权力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权力型市场经济".这是一种过渡的经济形态,经济发展内在的客观规律将使它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经济每增长一步,就使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增加一分,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也就更深入一层;经济的增长强烈地要求挣脱权力的桎梏,寻求社会公正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詹华庆 《商场现代化》2005,(27):121-122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存在和发展,根源在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多种生产力并存的情况下,只有当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不同层次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时,社会生产力才能快速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以后,非公有制经济一直以一种蓬勃向上的面貌发展,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门路、转移剩余劳动力、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丹 《现代商业》2012,(33):202
会计,是人类社会变革发展的必然产物,她的历史演进过程历经了一个又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漏洞到完善的伟大阶段,而她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必将深刻而全面地影响乃至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存在和发展,根源在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多种生产力并存的情况下,只有当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不同层次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时,社会生产力才能快速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以后,非公有制经济一直以一种蓬勃向上的面貌发展,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门路、转移剩余劳动力、方便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概念,指的是除国有、集体经济之外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组织环境下所从事的一种智力活动,是人类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的手段。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企业,乃至两个人组成的群体,无论进行何种活动,只要有一定的活动目的,就都离不开管理。管理企业的过程,是管理的各项职能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得以发挥,生产关系得以维护和完善,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它的发展动力是什么?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问题。搞清楚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一、生产力是多种因素的有机构成体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范畴,它的运动变化影响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列宁所说:“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①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总是首先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特别是其中生产工具的发展,不仅是人类劳动力的测量器,而且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指示器。因此,我们应把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放在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运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合的规律,来探讨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存在的客观性及活力.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混合所有制将逐步向完全的社会所有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唐雯  李燕 《中国市场》2011,(52):99-101
生物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经济形态的分析,阐述了生物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其即将在人类社会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概述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并简单探讨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特殊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资本的运动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其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利用世界经济舞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社会经济领域无论从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角度看,都是沿着"分""合"并行的方向发展着.生产力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同时也走向集中化和集约化.生产关系方而.经营单位要个体化,同时也要走向规模化和集团化.现代市场经济这种有分有合的要求,反映到法律和法学理论上来,必须是分别调整和综合调整并存,必须承认两种方式并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相促进和补充,在众多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因素中,产业结构对生产力改进和生产总量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重要调节力量,政府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通过财政、行政、信息等各种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变化非常快速,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产业政策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对产业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探讨,并且结合产业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我国产业政策发展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相对于生产关系而言的。把生产力看作是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看作是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门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力(以下简称物质生产力),如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商业也是一个经济部门,但很  相似文献   

18.
汤泉 《现代商业》2011,(8):201-202
中国审计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遵循着它本身所固有的历史规律。以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国家审计制度产生于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而不同的经济责任关系的又来对应有着不同生产力的社会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研究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我认为经济责任关系又包含在生产关系之中。因此,国家审计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责任关系的演变而发展变化。最后,随着经济责任关系的消亡而消亡。我们将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由此深入探究我国审计史的发展演变,以期更准确理解我国审计制度的渊源、特点与本质。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以后,工业革命为企业管理的产生提供了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松滨 《北方经贸》2007,(4):115-117
对于经济发展形态,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文章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出发,从经济自身特征入手,按着社会的发展规律,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五个形态并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