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白睿 《会计师》2012,(5):76-77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顾客上的一种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晋  陈政 《甘肃金融》2004,17(8):24-26
一、作业成本法简介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是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  相似文献   

3.
一、三个基本概念的阐释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即基于作业成本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耗用作业,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而产品的成本则是制造和传递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基本对象是作业.  相似文献   

4.
作业成本法在生产部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九十年代以来率先在先进制造企业应用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ABC为产品、服务、客户等提供了一个更精确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在中国,作业成本法在理论上的研究比较深入,然而在具体应用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本课题组根据一年多时间对国内上市的某大型生产制造企…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成本制度相比,作业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更为合理更接近产品真实成本的方法分配间接费用。该方法首先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再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产品。归根到底,它是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是对不同的作业中心采用不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只有加强内部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才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被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相比传统成本分配方法,它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信息,为银行的管理决策和业绩评价提供更相关的分析依据。但是,由于实施的复杂性,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商业银行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用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基于效率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资源耗费应按发生的原因先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的成本,再按成本对象(产品、客户、部门或机构)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对象。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分配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以业务量、人数、工时等单一的标准分配间接费用,而是着眼于费用或资源的来源,把间接费用的分配和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成本动因)联系起来,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以作业量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进而最终得到各种产品的成本。以作...  相似文献   

7.
刘明光 《财会学习》2018,(24):76-77
技术进步使现代企业应用大量先进设备.这样环境下,间接费用在成本中占比上升,意味着传统成本核算很难适应变化,无法准确分配间接费用,也不能提供准确定价,成本信息失真,让企业发展陷入瓶颈.此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围绕作业对间接费用分配,将间接费用更加合理的分配到产品中,使成本更加准确,为产品定价、经营管理提供帮助.本文对印制板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原则、具体步骤分析,利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可以为印制板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精准的成本信息,为印制板企业提供定价决策依据,使印制板企业严格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其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职教育成本的多样性、复杂性特点,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设计高职院校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流程是确定成本对象、分析确认作业、建立作业中心、形成成本库;将归集的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成本库;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最终教育产品中.这种核算模式解决了传统成本核算法的成本信息扭曲问题,为高职院校制定合理收费标准提供了精确成本数据.  相似文献   

9.
庞华 《齐鲁珠坛》2014,(1):25-26
<正>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 ing,简称ABC)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旨在弥补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述(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简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是指基于作业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把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把以作业收集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对作业的使用情况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相似文献   

11.
作业成本法(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人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以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汇总各作业成本,最终得出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前提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本文就作业成本法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传统制造成本法严重扭曲了产品成本,影响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作业成本法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反映了产品与制造费用之间较为客观真实的内在消耗因果关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更真实,更可靠的产品成本信息.本文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以水电机制造企业为例,进行了作业成本核算并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长宏 《上海会计》1999,(11):54-55
为了正确、合理地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会计受到重视。它以合理分摊制造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为核心,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但目前国内软件成本核算还是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一家软件采用作业成本思想来计算、分配制造费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拟对作业成本思路引入会计软件做一次尝试。作业成本的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它首先确认作业中心;其次将归集起来的成本或资源分配到每一作业中心;再选择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作为分配标准;最后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依据各分配标准分配到最终产品。就是说制造…  相似文献   

15.
目前,YC石油井下作业工程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技术的革新,原有的重视产品成本核算传统核算模式已不能满足公司成本核算的需要,作业成本法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作业成本法将复杂的井下作业按施工流程进行分类,并按照资源动因来分配费用,将管理方法更加细化,能帮助管理人员有效的控制成本,为石油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的计划、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企业作业量作为成本动因进行计算,作为间接费用分配基础来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还未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文章分析了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意义,并提出了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作业成本法(ABC)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成本管理新思想、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卫星研制总体单位的成本特点进行剖析,分析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不足,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对不同成本动因、不同分摊方法、归集和分配间接费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该方法在卫星总体研制单位的适应性.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对成本计算的不真实而带来信息失真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找到一条降低成本、提高作业能力和效率、增强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作业成本法相关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认为作业是耗费资源的主体,一切产品发生成本费用的来源就是作业。根据实物操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产品和服务,把作业动因作为依据,准确的归集到其中,这样便可以将间接成本准确地分配至各个产品及部门。所以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同时,还身兼帮助决策的管理工具职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消耗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很多行业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采取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企业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过程中如果简单按照单一工时、作业量标准难以对费用情况进行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进而造成成本虚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企业逐步引入了作业成本法,采取更加合理的多维度成本动因进行间接费用分配,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间接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效依据.本文就作业成本法在贸易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首先论述了贸易企业成本管理上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引出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之后文章讨论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贸易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作业成本法能够被贸易企业更好地应用,使贸易企业成本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一、作业成本法的步骤及程序1.作业成本法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制造费用计入作业基础的成本库中;第二步,得出和使用一系列成本动因基础的比率(成本库分配率),将归集的成本分配于各产品中。2.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为:①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以便归集由相同性质的作业引起的生产费用。一个作业中心就是生产程序的一个部分,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按作业中心汇集费用,披露成本信息。但事实上,如果列示全部的作业数量,可能相当琐碎和繁多,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作业量作必要的筛选,确保设计出特定而有效的信息系统。这就必须要了解每项作业的有关成本的重要性,以评价它们是否值得单独列示为一独立的成本归集库;了解影响每项作业成本的因素(成本动因),以评价个别作业的成本性态是否同质,从而考虑它们是否可能被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