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极薄煤层高效化开采,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采煤机械化,提高自动化水平。文章结合马河煤矿煤层地质特征,通过对极薄煤层机械化高效开采技术研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矿井极薄煤层回采率,以达到高效、安全的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在考察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机械化装备与工艺的基础上,峰峰集团组织专家对极薄煤层的开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根据峰峰集团极薄煤层地质条件相对简单,顶底板为细砂岩,相对较软(f=3),且有一定的发热量等特点,以及安全生产的需要,确定了极薄煤层开采自动化技术研究内容,并在112上89薄煤工作面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极薄煤层综采自动化配套工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建国  申龙 《企业导报》2010,(7):286-287
<正>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寿命,在考察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机械化装备与工艺的基础上,峰峰集团组织专家对极薄煤层的开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根据峰峰集团极薄煤层地质条件相对简单,顶底板为细砂岩,相对较软(f=3),且有一定的发热量等特点,以及安全生产的需要,确定了极薄煤层开采自动化技术研究内容,并在112上89薄煤工作面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作为主体,是我国最主要的消耗能源,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煤矿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率及开采量的提升。随着开采量的提升,部分中厚煤层矿井已近枯竭,这就涉及到薄煤层及极薄煤层的开采问题。通常情况下将小于0.8m的煤层定义为极薄煤层,由于其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对其开采设备进行正确的选型,确保三机配套合理,提高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协调性,确保生产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文中对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三机的选型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极薄煤层综采三机配套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能源的支撑作用,而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中国煤层赋存条件比较复杂,煤炭资源分布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经过多年开采,不少矿井中厚煤层已近枯竭,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煤炭开采的强度不断加大,赋存条件好的煤层也日益减少。而矿井生产水平逐渐往深部延伸,地层深处地质条件也从简单到复杂,断层构造越来越多,矿井地压也显著增大,煤炭开采难度明显增大。本文主要探讨了急倾斜薄煤层的采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赋存情况来看,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实现高效开采、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采矿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在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工作面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煤层赋存情况,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煤机械,实现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8.
薄煤层开采技术不仅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薄煤层开采的螺旋钻开采工艺。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炭储存形式多样化,且储量丰富,根据煤层厚度划分为极薄煤层、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五类。薄煤层煤炭储存量所占比重较大,仅国有煤矿就占20%左右,地方煤矿薄煤层呈现分布广泛、局部集中的局面,而且储量远高于国有煤矿。文章介绍了薄煤层自动化开采的特点、技术组成、解决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对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简单阐述后,对我国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侨生煤矿开采煤层为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隅角瓦斯经常超限,矿井建立了地面固定抽采瓦斯系统,采用顺层钻孔抽采煤层瓦斯、高位顶板孔抽采工作面隅角区卸压瓦斯,有效地防治了瓦斯灾害。瓦斯抽采系统运行稳定后,将瓦斯进行发电利用,实现了矿井生产和生活零电费,取得了很好的安全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刘志强 《乡镇企业科技》2013,(21):206-206,208
介绍西矿业公司复杂地质条件下薄煤层开采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总结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后薄煤层工业性试验情况,并分析了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开采已经历50多年的历程,煤炭资源面临逐步走向枯竭,开采极薄煤层是以后生产接续需要,但开采这些不可采资源面临诸多困难.应从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寻找采用适合于极薄煤层开采的工艺和方法,这将是将来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司煤炭资源开采时间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赋存条件好的煤层逐渐减少。随着我司矿井生产水平不断往深部延伸,地层深处的地质条件由简单到复杂,断层构造越来越多,矿井地压也显著增大,煤炭开采难度明显增大。本文针对急倾斜薄煤层的开采方法进行了浅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极薄煤层进行开发挖掘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自身的条件和情况而使得发掘效率非常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技发展缓慢,而导致矿井在进行开采的时候,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也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文章依据重庆市煤矿极薄煤层发掘科技化的情况作为事例,对于极薄煤层发掘科技化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3,(23):86-87
综采技术在厚煤层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较薄煤层的高产高效开采仍然是等待解决的难题。我国煤炭储量大且赋存多样化,其中,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在已探明矿区中,八成以上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薄及较薄煤层逐渐变为主采煤层,薄煤层的开采日益受到重视,而相对的,厚煤层、中厚煤层的储量急剧下降甚至枯竭,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得薄煤层者,得煤炭采掘之天下。本文通过实践探索,在设备选型、采面设计、两巷支护、回采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中的应用,希望抛砖以引玉。  相似文献   

17.
该矿是一座具有近九十多年历史的老矿井,建矿以来一直开采3号煤层。如今3号煤已经濒临枯竭,开始尝试开采下组煤,现在主要开采的是15—1号煤层。如何克服尝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困难,实现从3号煤向15号煤、从厚煤层向薄煤层的转变,从而实现下组煤开采的高产高效,对该矿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南方煤矿开采以平均每年沿倾向20~30m的速度延深。而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开采,不少煤矿的中厚煤层已经基本趋于枯竭,对于薄煤层的开采技术也在尝试中拓展。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延长矿井的开采年限。本文从现阶段我国薄煤层开采中的难点出发,对薄煤层开采中机械化设备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薄煤层开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事故案例提出极薄煤层保护层开采的必要性.然后从回采工艺、瓦斯治理、三机配套三个方面对极薄煤层保护层开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董家河煤矿属于受奥灰水严重威胁并具有突水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型矿井,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对上部煤层的开采威胁极大,是矿井生产的主要安全隐患.通过对煤矿立井穿越含水层进行技术改造,煤炭开采条件得到了改善,为煤矿节约了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