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内各主体的互动关系日趋紧密,使得科技园区成为高技术综合体,由此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小各种类型的企业群体在园区的集聚.可以说.在53个国家高新技术园区中.一部分高新园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营造了引进和形成产业集群的客观条件,形成了园区良好的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并通过园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构筑,园区内各企业也获得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和技术产品的交叉繁殖.从而形成产业集群,使这些高新园区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这些园区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全面贯彻《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二次创业”的时候,南宁国家高新区迎来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多重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现有规划面积437平方公里。1988年至2008年,时光隧道穿越两个世纪,二十度春秋之犁开垦出这一片瘠土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会不会影响到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宁高新区的实践说明,搞好行政效能建设不仅不会影响到园区经济的发展,反而会促进经济的加快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天地》2004,(10):6-7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直的省级高新区,位于湘潭市河东腹地,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行政辖区面积38.1平方公里,辖一个街道(九个行政村、八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5万。辖湘潭(德国)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湘潭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  相似文献   

6.
南宁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创新发展观念和思路。创新发展模式,高标准、高定位实施“培育大企业。构筑大产业,推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的发展战略,努力推动园区经济实现快速、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南宁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放创新为总抓手,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以大开放、大创新带动园区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博览》2007,(11):53-53
南宁高新区组建于1988年,位于大学与科研院所密集的南宁市西部,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行政管辖面积43.5平方公里,200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25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周围汇集了广西大学、广西科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南宁科技文化的汇萃之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从1991年设立以来,目前已发展到55家,其增加值6年来年均增速高达51.7%,出口额占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比重高达50%以上,高新区亦被公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记者近日在南宁高新区了解到,南宁高新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创新年”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自主创新战略,明确责任、突出重点,部门联动,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努力为全市“创新年”活动添光增彩,南宁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工作又上新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特色产业基地.可说是我国高新区发挥产业集聚作用的一项成功实践。科技部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五”期间各地高新区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形成两个有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原国家计委也提出要求:各地要建设一些有明确的地理边界、有突出的产业特色、有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各地高新区为落实这些规划和要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整合设立,标志着北海高新技术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载体,开始了“二次创业”的新历程。  相似文献   

14.
南宁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992--2007年,当时光隧道穿越两个世纪,十五度春秋之犁开垦出这一片瘠土的变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于2001年3月16日正式成立,是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直属的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以引进和转化技术成果为己任,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养科技企业家为目标,通过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投资》2004,(10):62-62
由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主办.高新英才网(www.863hr.com)承办的首届中国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人才网络招聘月于2004年9月20日开幕。本次招聘会历时一个月.以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内的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7.
建设高新区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高新区既是创新的载体和国家的政策工具,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创新经济体,现在有4万多亿元的营业总收入、540万的从业人员、约900亿元的R&D投入,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3.2万多家.总体上,国家高新区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一个区域.2006年科技大会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中长期规划这些重大战略和具体措施的出台,为高新区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之一,有助于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基于2003—2015年中国城市数据,以国家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知识生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系统评价了国家高新区影响城市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以及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创新投入要素的情况下,国家高新区对知识生产的直接促进作用不明显,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则非常明显;园区竞争和通勤距离是高新区影响城市创新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家高新区能够促进创新要素集聚,间接地促进城市知识生产;国家高新区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黄焕升代表在今年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呼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组建中小企业开发银行。作为南宁高新区“掌门人”,黄焕升代表长期在高新技术产业第线工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很深的了解。他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议在国家高新区设立中小企业开发银行,探索政策性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破解融资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科技部将以温家宝总理关于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定位为基准,突出产业集聚,知识产权贡献,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竞争力,制定新的国家高新区考核指标体系,使高新区切实成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行者,创导者。——徐冠华在8月25日召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上如此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