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通过区域合作促进云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是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云南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云南旅游客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云南对泛珠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及细分、主打旅游产品与旅游形象塑造及营销对策,并对泛珠区域内外的云南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提出了开拓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界定长株潭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对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的综合分析构建长株潭旅游经济圈,并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对旅游形象进行设计,对客源市场进行定位,进一步提出长株潭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陶卓民  卢亮 《经济地理》2005,25(5):728-731,739
区域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通过分析自然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地方性特征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受众调查,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提出了包括整体形象、口号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区域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淮安旅游资源进行了SWOT分析,针对淮安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以华东客源为主、周边城市客源为辅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整合各项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以"忧"为主题的旅游形象定位.  相似文献   

5.
张英红 《经济师》2005,(10):139-14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分析嘉兴市旅游客源市场规模、空间分布规律和游客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嘉兴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开发定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嘉兴市旅游业客源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朱庄水库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的系统分析,从旅游形象、市场定位、功能区划、线路设计、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朱庄水库为依托打造"三区一带"旅游区,推动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燕玲  张果 《经济师》2008,(1):252-253
文章运用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重庆市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步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定位与营销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远芬  刘玉桥  魏晓 《经济地理》2003,23(3):414-41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与营销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分析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客源市场规模、时空分布规律和游客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城步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开发定位进入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城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客源市场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9.
亲景度是反映旅游目的地之间对相同客源地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1998-2008年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相关统计数据,客观分析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现状,并以地域分布为原则选取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进行亲景度的计算及时间、空间演化分析,依据其特征将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重要客源市场、基础客源市场和拓展客源市场,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拓展西安入境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源地有其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律。旅游开发是调整、优化水源地产业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水源地密云县为例,分析了城市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依据客源市场特征及市场开发背景的分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旅游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密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以期促进密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首都水源地的保护,并为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彦博  韩颖  吴家革 《技术经济》2006,25(12):111-114
立足于区域,着重对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研究。探讨了辽宁省的旅游客源目标市场、旅游者动机来源、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中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最终提出了辽宁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区域旅游规划中,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大量的旅游市场营销的调研、分析、预测与营销推广工作,但尚未形成一个较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笔者借助参加吉林省和常州市旅游规划的条件,对旅游市场体系的分析与规划进行了程序性和模式化探析。旅游市场体系模式包括市场的表层和里层:表层研究指已有市场状态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它是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走向和规模的基础数据;里层研究指旅游形象设计和目的地整体营销,它是在市场基础上根据区域的地方性和客源市场的潜在特征,设计旅游区形象,并进行有目的的整体营销推广,以达到更多旅游者前往的目的。文章的研究旨在能为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升温,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远远达不到预期数量,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体系还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对旅游信息的获得、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行为偏好、出游频率和旅游产品决策等选择的倾向出发,重新审视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和发展趋势,结合西安高校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供给特征,最终为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和利用的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吴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5):189-191
依据对西藏工布江达县的旅游现状及游客认知所获取的信息,对工布江达县的旅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以近程市场为主,出游方式单一,对景区的形象认知模糊,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游客对旅游商品的购买缺乏积极性。为此,必须从客源市场定位、空间布局规划、形象策划及营销等方面提升工布江达县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泰秀  邱扶东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77-178,201
针对大唐芙蓉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西安大唐芙蓉园客源市场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大唐芙蓉园的一级客源市场是陕西省游客,二级客源市场是陕西省以外的国内游客,机会市场是国外游客。游客对景区唐文化氛围的展示比较满意,而对景区体验性项目的设置满意度不高。景区认知度和知名度,也落后于西安一些成熟且知名的旅游景区。期望研究的结果,能够为西安大唐芙蓉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明  徐磊 《经济地理》2011,31(2):317-321
滨海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编制沿海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选划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起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运用旅游市场分析的框架,对我国滨海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我国滨海旅游入境客源市场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旅游动机等方面的结论,以及滨海旅游国内客源市场的特征,进而对我国滨海旅游潜在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我国滨海旅游客源市场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时空压缩"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在推定"时空压缩"作用下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假设检验法对江苏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距离摩擦定律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点和演化规律的支配作用日渐式微,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发展兼有波浪式推进和跳跃式增长两种方式,并据此确定江苏国际旅游的重点市场、主要市场、潜力市场和机会市场,同时对"时空压缩"背景下江苏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亲景度理论分析各客源市场游客对我国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差异及变化,利用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对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选择性及变化差异较大,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距离、经济联系、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影响因素对各客源市场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在区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旅游业要大力发展海滨、海岛、山地度假旅游,使观光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为观光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应定位于“以国内度假旅游客源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周边、近程市场,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国际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以海滨、海岛、温泉、山地度假为特色;度假旅游接待设施要以中档消费水平为主,兼顾高档和低档;搞好度假旅游综合环境,完善城市、度假区的软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宇  杨永春  史婧 《经济地理》2011,(9):1558-1565
西北区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但入境旅游时间和空间结构不太合理,波动较大,应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及旅游消费结构优化。文章运用旅游客源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空间、消费结构方面,深入分析了大量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分析了1999—2009年11年间西北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地理空间结构、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时空演替特征、包括西北区目的地竞争态动态演化模式,"亲景度-市场竞争态矩阵模型"。11年间西北区主要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差异显著且年度变化不大,但竞争态却呈现上下波动态势,探讨了亲景度和竞争态市场不显著的相关性。建议通过合理定位国际客源市场,为西北区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资料、规划与决策依据,提出开拓西北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