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几乎所有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都会涉及商誉会计的核算问题,因此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誉处理的变化及其影响就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将概括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变化情况,并以海南航空公司为例,说明商誉会计新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企业并购与合并商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合理性,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尹为醇 《会计之友》2009,(16):11-12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指明我国未来商誉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通过分析美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影响和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来探索商誉新会计准则制定对我国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指明我国未来商誉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通过分析美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影响和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来探索商誉新会计准则制定对我国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也是最难以计量和进行账务处理的一项特殊资产。近几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商誉理论的新方法,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商誉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引出关于商誉的处理方法,对现行商誉会计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商誉本质及会计实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财务、会计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商誉是一项企业内部衍生资产,并归纳其具有不可辨认性、不可独立转让性、主观性、间接维护性等特征。在商誉的会计处理方面,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的规定,本文着重分析了自创商誉应予确认的理由并说明了计量的方法。对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本文重点对外购商誉的减值测试法做了分析,对我国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所要求的减值测试办法作出提示和说明。本文还对负商誉的存在性、性质及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新准则体系下商誉的会计处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如何正确理解准则的规定对于会计实务操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归纳了新准则体系中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规定,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新准则体系下商誉的会计处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如何正确理解准则的规定对于会计实务操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归纳了新准则体系中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规定,并对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李洁慧 《财会通讯》2007,(11):42-43
一、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在关于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世界各国一般都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确认的自创商誉仅限于在企业购并交易中形成的购并商誉。我国关于商誉的最新会计处理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0.
商誉本质属性理论性认知是商誉会计理论的难题,从而导致会计处理上的技术性难题。现行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商誉初始确认更多的是从会计技术处理上规定其计算方法,没有理论的成因解释。学术界现行的商誉理论都是从收益的视角讨论商誉,本文则是站在成本的视角看待商誉的形成,希望能提供一种对于商誉再认识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由于商誉的高度不确定性,对商誉是否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是它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2.
刘海双 《会计之友》2009,(18):40-41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新准则赋予商誉全新的内涵,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商誉的确认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并且只确认正商誉;确认后的商誉每年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并且减值不允许冲回。本文试图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探讨商誉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实务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新准则赋予商誉全新的内涵,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商誉的确认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并且只确认正商誉;确认后的商誉每年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并且减值不允许冲回。本文试图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探讨商誉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实务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历来是会计业务中的难点问题,新修订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大的修改,特别表现在定义上排除了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上出现松动,不再一味的进行费用化处理.本文经过分析新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处理提出了试探性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商誉会计的模式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商誉会计准则的系统介绍,深入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商誉不是无形资产和不应该完全套用美国商誉会计处理模式的观点,进而试图在吸收美国商誉会计处理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商誉会计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已经明确了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采用减值测试法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但实际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还需要会计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外购商誉进行后续处理的各种会计方法,并分析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7.
合并商誉是指合并企业的收购成本超过所取得的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随着我国企业并购案的不断增加,如何对合并商誉进行处理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在比较2006年新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对有关合并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负商誉的概念出发,就国外的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负商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负商誉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商誉会计变迁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誉作为重要的企业资源日益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对商誉会计理论的研究也逐步系统化。本文拟立足于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新会计准则对商誉会计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中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在各国会计界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共有四种处理惯例,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负商誉的规定也体现了向国际趋同的目标。本文旨在列示这四种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简略分析,试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