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综合分析近年有关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文献,对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类型、理念、体系和指标设计、技术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绩效的研究以内涵、原则、分类等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应用研究相对较薄弱,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公共服务绩效评估问题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也为社区公共服务实践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居住区大量涌现,需要大量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国内8个典型社区商业综合体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区位选择、功能布置、业态组合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研究影响城市社区综合体开发和经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建设城市社区综合体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区地下空间,曾经作为人民防空及储物的功能,被大量建于城市之中。但是由于它自身的限制因素和不规范使用,造成社区内部人员混乱、环境破坏等弊端。目前为止,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基本以分析城市尺度的利用及发展,以解决城市的交通、土地、环境等问题。但是,这忽视了社区尺度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社区问题的积极作用。从北京社区地下空间的发展背景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作为城市消极空间的缺陷。然后,以安苑北里小区的地瓜社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社区地下空间改造再利用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希望能够为社区地下空间的改造及发展提供依据和借鉴经验,使社区恢复活力,为社区居民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城市管理理论和我国城市管理的实践,说明了公共服务职能对城市运行管理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我国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并结合我国典型城市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城市管理的模式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已由基本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转向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社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向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等具体化服务体系. 本文在界定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并参考借鉴西方城市社区服务成功经验,总结出我国在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城市社区服务发展宏观背景和基本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发展和完善的对策建议,推动城市社区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需求量增加,已经不争的事实。因此,文章积极探析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23):316-3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调研,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如:服务意识淡薄、资金来源单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等,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大宣传力度、扩展资金来源、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等建议,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梁增敏 《价值工程》2010,29(1):78-78
新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划及实施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温岭市箬横镇为实例,在分析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箬横镇新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定位,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新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定位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彭宏伟  彭颖 《价值工程》2012,31(33):304-305
从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长沙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深入城乡社区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调研,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及其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红 《城市问题》2011,(12):79-83
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它关系着社区的健康发展。根据目前城市社区发展的状况,政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应承担四种角色:社区建设的指导者;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社区公民社会的培育者;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这四种角色均有自己特定的职能。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具有制定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宏观指导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引导社区文化健康发展的职能;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具有为社区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维护社区的治安和秩序、为社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的职能;社区公民社会的培育者具有培育非营利组织、培育社区文化、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的职能;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者具有监督居民委员会、监督非营利组织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交通满意度是乘客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项直接反馈信息,反映了城市公共交通状况。在对厦门岛居民公共交通满意度大量数据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住区尺度对居民的公共交通满意度进行了空间分析,然后结合受访居民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厦门岛公共交通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厦门岛整体公共交通满意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满意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公共交通中快速公交满意度高于普通公交;公共交通仍然在居民常用出行方式里面占有重要地位。最后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have become popular worldwide as a way of improving health care service delivery. In order to enhance our knowledge of PPPs in the health care sector, we conduc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forty-six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for the period of 1990–2011. Six lines of research in the PPP domain are identified: effectiveness, benefits, public interest, country overview, efficiency and partners. The main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though PPPs are used to address internationally emerging public health issues, questions as to their actual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still remain unanswered. We propose viable recommendations and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repeated government policies to introduce market-orientation and customer-focus into the UK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re is still much anecdotal evidence of unsuccessful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s of healthcare managers to one recent policy initiative based on partnership working tha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integrated and customer-focused service to patients. While acknowledging the tensions and dilemmas inherent in private sector marketing concepts, we argue that relationship marketing ha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public healthcare contexts, based on its advocacy of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viders and customers and between providers and their suppliers. Using the framework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we identify healthcare managers' concerns about the motives, effects and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in two regions of the NHS. Through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desig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respondents' attitudes to partnership working and customer focus had become more positive after two year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y remain centred on the service process rather than the customers it serves. We discuss what still needs to be done to transform public healthcare from what is still a predominantly supplier and product-driven service to one that is truly relationship orientated.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成熟的企业知识管理来说,城市公共部门知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对上海市公共部门知识管理进行调查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公共部门中开放型的组织文化对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有正向影响;城市公共部门的知识管理实施将对公共部门组织管理领域、业务流程领域、创新实践领域、公众服务领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等5个领域有明显的改进作用,结论为推动我国城市公共部门知识管理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北蔡镇是浦东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之一。2005年以来,浦东新区北蔡镇政府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力图改变北蔡镇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目前,北蔡镇仍处于乡镇向城市、城区转变的过程之中,北蔡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还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北蔡镇政府针对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制建设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社会网格化管理平台为抓手,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共服务体制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对于标准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及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公共服务的发展特性出发,着重分析了标准化对于公共服务质量与价值提升的内在作用,提出标准化是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就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有效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兴起于西方国家政府面临“信任危机”的现实背景和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无法解释为何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和甘于自我牺牲的“有原则的代表”人的存在的理论背景,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影响的研究中还缺少系统的分析。基于此,论文分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作为前因变量,对公共服务动机产生的影响,希望对未来公共服务动机本土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