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将海洋经济发展定位于“三个基地”:国际上重要的船舶及配套设备制造基地,形成千万吨以上的造船能力,并成为全球高科技船型的研制基地;全国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在海洋钻井平台、海底勘探和施工等海洋工程设备的开发上取得突破,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全国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信息服务基地,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
张瑛 《港口经济》2012,(12):27-27
上海近年来虽然在钻井平台、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主流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领域有了一些突破,但在前期设计、工程总承包、海洋工程配套等方面与韩、日、欧、美等先进造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至今少有企业承接到批量海工订单,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日前,《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今后几年的发展中,上海将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设计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为重点任务,推动当地船企参与海工领域的国际竞争,努力实现高端海工产品批量订单的承接。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2008,(8):58-58
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基地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基地建设,并确定青岛、烟台、威海3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即墨、蓬莱、荣成六大船舶工业聚集区。山东集中优势,重点突破,着力抓好这6个聚集区的发展。在作好项目筛选和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全省船舶工业发展的示范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个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配套及综合服务协调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集约化船舶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机械大国迈向机械强国——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此次会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随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特别提到“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海洋工程装备被国务院确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中重点发展的五个领域之一,对推动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船舶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辽宁省在国际知名建造企业、基础研究支撑方面已经具备一定优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石油公司的合作也有较强的基础,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入。总成总包能力和关键核心配套是辽宁省海工装备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既有优势条件,抢占先机,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应当成为加快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报告分析了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路径及经验,总结出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必须具备的五个要素,并借鉴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发展经验,提出了辽宁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根 《港口经济》2009,(8):33-34
很多船企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越来越多的船企发现,缓慢发展的海工配套业已经严重制约了海工产业的发展。国内海工发展速度越快,海工配套瓶颈就越发凸显,国内海工配套产品不仅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深水定位系泊系统、钻采设备、动力设备、电气设备等高端配套设备几乎都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的。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模式发展中国海工配套产业,加快打通海工配套瓶颈。  相似文献   

7.
刘岩 《辽宁经济》2008,(1):16-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明确提出,大连作为辽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推进"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依托大窑湾港口和保税功能,建设以发展数控机床和汽车总装及零部件为重点的装备业临港聚集区;依托大连湾深水岸线,建设以发展大型装备及部件为重点的装备业临海聚集区;依托渤海岸线,建设以发展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及配套产业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这对于加快大连市乃至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全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力开发有色金属新材料,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有色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和科研生产装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海君 《港口经济》2012,(7):28-28
国家海洋局今年6月12日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从“十二五”涉海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看,海洋渔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钢铁工业、石油开采业、石化工业、滨海旅游业、电力业等,大多临海布局,彼此交叉,相邻紧密。上述行业在岸线、滨海土地、浅海滩涂、近岸海域等空间资源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舰船研究院是一个具有34年发展历史的综合性大型工程技术研究院,所属24个研究所和一个系统工程部,遍及全国主要城市。全院拥有150多个技术先进、设备配套的大型实验室(有的试验室是亚洲一流的)。专业门类齐全,主要从事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和机械、电子、自动化、环保、化学等综合性系统工程及其相应的设备、装备、仪表、元器件、特种材料的研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000多名,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多名,副教授级高级工  相似文献   

11.
未来5~10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深水开发的高潮,与此同时,一批老旧海工装备也将面临淘汰更新,这无疑会给包括船舶企业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杜深华 《当代陕西》2008,(11):26-27
最近,《当代陕西》从省发改委获悉,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确定,到201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在20%以上。即将出台的《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总体思路,以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为特点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鼓励大企业、大项目及配套产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集聚,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协作水平,延伸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3,(6):10-10
《“十二五”国家自主刨新能力建设规期》公布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和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包括高效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性能诊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逐步落实,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0%,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39%提高到1.76%。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数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     
《首都经济》2013,(7):28-29
“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建设规划公布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创新基础设施、创新主体、创新人才队伍和制度文化环境等方面。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包括高效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性能诊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2012,(11):64-65
兴平,陕西省3个县级市之一,古时曾为周、秦、汉、唐四个王朝的京畿之地;今日居于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兴平市装备制造工业园,近年来被评为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13115工程科技示范产业园、西部地区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园区和陕西省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设立于2005年10月,总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动力制造业、航空电源及制动系统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建设工程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等6大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船厂”)是一家以造船、修船为主体,兼有大型钢结构及海洋工程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船厂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发展观,不断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鄂尔多斯市为了推进结构转型,提升全市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而打造的新兴产业基地,也是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发展的工业基地之一。基地由东胜区政府开发建设,总控制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分为产业发展区、综合配套区、物流服务区3个功能区,主要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相似文献   

18.
张沈伟  邱罡 《中国经贸》2011,(17):86-87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其中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下简称海工产业)更是被明确为发展的重点之一。能源行业对海工装备的需求逐渐复苏,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规划也为中国海工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成本优势,中国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海工产业转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其中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下简称海工产业)更是被明确为发展的重点之一。能源行业对海工装备的需求逐渐复苏,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规划也为中国海工产业提供了发展动力。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成本优势,中国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海工产业转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高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培育船舶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