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说明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武成 《发展》2005,(7):6-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壮大县域经济,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壮大县域经济,就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省县域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涌现出法库陶瓷、开原起重等一批典型。近期,辽宁省政府研究室对全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工业产业集群在振兴县域经济的战役中,扮演了绝对主力的角色。发展产业集群,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后者发展尤为迅猛,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极大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张,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思想,“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邱建国 《老区建设》2010,(15):31-3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强调指出: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活则全省活,县域经济强则全省强。这既突出了今后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又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指明了方向。宜黄作为一个山区小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三化"并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做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壮大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辽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一主三化"(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必将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实现辽宁振兴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辽宁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从全省74个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情况看,县域经济在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壮大县域经济”,这些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开始,广西每年都召开全区的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连续3年对全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成立了自治区级的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和县域经济研究办公室,充分表明了自治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旗县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旗县经济发展的好坏,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培育壮大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全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但当前县域财政却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县级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西部某试点市税改后财政收入减少额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5.40%),财政支出负担相应加重,县级财政运行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化解县域财政的困难与问题,壮大县域财政,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内蒙古各地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三牧"基层基础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深入实施、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升呼和浩特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意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牧区经济的接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牧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8大定位"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是协调推进"3个着力、3个更加"的关键所在,是顺利实施"7项重点任务"的客观需求。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宏观和微观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和交汇处,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自治区城乡结构的调整、县域产业的充实、基层基础的巩固、农牧民生活的提高,是富民强区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化德县虽然是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却取得了突出成绩。本刊就化德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采访了中共化德县委书记霍建忠。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局长王锋 <陕西省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壮大县域经济为基本目标,提出了县域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必须着力抓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部地区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在经济规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合作协调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比较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城市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也还比较弱小。为此,只有加强中部地区的彼此合作,增强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促进中部地区更加和谐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鸿雁 《北方经济》2010,(13):36-38
县域是城乡融合区域,也是"三农"的集中区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陈建良 《浙江经济》2004,(23):50-51
党的十六大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已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衢江区作为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新机遇,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理念创新,自觉确立科学化、理性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鲁泽 《发展》2008,(8):23-23
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地区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陇西县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会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实现跨越的瓶颈所在.2009年陕西决定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集中力量破解这一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增强竞争力,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大"特别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并且明确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