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中国进口反倾销案件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廷 《时代经贸》2004,(12):54-56,58
2003年,中国跃居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并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04年.随着我进一步履行加入WTO承诺.关税水平不断下降,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国内产业已然进入入世关键过渡期,面对国外产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国内产业要求运用进口贸易救济措施的呼声高涨。据WTO统计.中国在1995~2003年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反倾销调查受害国的同时,也在2003年悄然成为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第三的WTO成员。  相似文献   

2.
世界贸易组织4月5日公布的报告称,2003年的全球商品进出口贸易超过预期,而今年的形势将更好,预计全球贸易增长将达到7.5%。世界贸易组织初步的数据显示,去年以美元计算的世界贸易出乎意料地增长了4.5%,全球商品贸易在上半年因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发生倒退,在下半年则出现了迅猛增长。去年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总值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到13%,位居第一,德国和日本分别以9%和5.6%占据第二和第三名,中国以5.58%紧跟其后列第四位。亚洲地区贸易增长最为强劲,商品贸易增长了10%-12%,西欧和拉丁美洲地区去年的贸易表现较差,实际进口增长仅为2%。W…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份,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7%,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全年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中国分别超过日本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综观2007年,中美贸易关系发展并不是那样顺畅,人为的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中旬,规模盛大的2004北京国际车展正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如火如荼地举行.日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在将目光转向汽车这个大额消费品.2003年,中国生产、销售汽车分别达到444万辆与4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6%和34.5%,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为24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00万辆,占总保有量的50%.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带动了国内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2006年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6.
艾华 《时代经贸》2005,(11):18-31
2005年4月1日,中国钢铁业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每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天价,创下了亚洲铁矿石价格史的最高纪录。但目前看来这个价格高位似乎还不是峰值,诸多的海外铁矿石供应商仍然坚持2006/07年度继续涨价的信条。尽管我们作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中国一打喷嚏,全球便要感冒,但中国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问题上却拿捍乏力。如此被动和尴尬的局面只能说明一点:尽管中国在全球贸易领导位列三甲,但我们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宗商品进口缺乏战略考虑。换言之,我们尚未建立成熟的外贸进口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步履蹒跚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14.11%和15.5%,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1.99%和15.17%。中国已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工业已跃升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贸易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龙 《经济导刊》2005,(10):34-35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事业飞速发展。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1547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5.7%,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也就是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年来,外贸总额翻了一番以上。目前,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了3.4倍,年均增幅17.8%,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从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是  相似文献   

10.
整个2004年,世界石油价格都在高价位运行,与此同时,中国石油进口劲增,全年进13石油超过1亿吨,成为位居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价格和进口的“双高”增长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作为中国能源替代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煤变油”项目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批判     
《经济》2004,(5)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达1亿吨,其中海上运输超过90%,但“国货国运”仅占海上石油进口运输的一成,特别是在中东东行和西非东行航线上,中国船东所承运的份额更少,而这两条航线却恰恰是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航线。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海上油运业务大多是从诸如  相似文献   

12.
垃圾目前是美国对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品,仅排在飞机和半导体之后,超过大豆和电脑。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垃圾的最大进口国  相似文献   

13.
老苏 《经济月刊》2003,(5):78-79
垃圾目前是美国对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品,仅排在飞机和半导体之后,超过大豆和电脑。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垃圾的最大进口国。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广东经济》2004,(8):44-45
近年来,日、韩对华投资规模急剧扩张,已成为我国招商引资的快速增长源。截至2003年底,中国实际利用韩资累计已超过200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5%,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日本对中国投资2001年起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今后将以每年2400—3000亿日元水平保持增长。截至2003年底,中国实际利用日资累计达413.9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2%,日本是中国的第3大外资来源地。2003年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中,日韩分居第3、第4位。截至2003年底,日、韩在广东实际投资累计为47亿美元和7.98  相似文献   

15.
刘鹏 《资本市场》2005,(12):78-79
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每年奢侈品的销售已经超过2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额的3%,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到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销售预计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的29%。  相似文献   

16.
中韩建交13年,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53亿美元,到2005年就突破了1000亿美元。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同时双方还各是对方第二大的商品进口国。据韩国报纸报道,2005年,韩国对中国出口620亿美元,韩国商品占中国进口市场的11.7%,仅次于占中国进口市场15.2%的日本。同年,中国向韩国出口了386亿美元。中国商品占韩国进口市场份额也是连年上升:2000年是8%;2001年是9.4%;2002年是11.4%;2003年是12.3%;2004年是13.2%,超过了美国,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韩国第二大进口国。我们已经习惯了我国市场上的韩国现代汽车、三星anycall手机、LG家电,乃至铺天盖地的“韩流”文化产品。其实,“中国制造”的产品在韩国同样有不小市场。  相似文献   

17.
在起伏变幻的世界经济发展当中,全球建筑市场正以其勃勃生机和深厚潜力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建筑市场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8年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盛会更为中国建筑市场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际建筑业的盛会,2004全球建筑峰会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在北京举办。  相似文献   

18.
王森博士的专著《经济贸易、国际投资与跨国并购:世界经济研究》已经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体系设计和内容上不同以往同类研究选题的学术成果。目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根据WTO公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182170亿美元,中国、美国、德国为前三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比重分别为10.4%、8.1%和8.1%。美国、中国、德国为前三大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比重分别为12.3%、9.5%和6.8%。中国融入了世界之中,并且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这是世界经济中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新的世界经济研究体系和内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境外投资建设铁矿:实例、经验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至2003年中国钢产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003年达到22234万吨,比上年增加4065万吨,增长22.38%;这不仅是我国钢产量连续第8年居世界第一,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钢产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然而中国铁矿石产量增速远小于钢产量增速,从而不得不大量进口铁矿石以弥补不足。2003年中国铁矿石产量26108万吨,比上年增加3169万吨,增幅13.82%,进口铁矿石14812万吨,比上年增加3613万吨,增长32.85%,我国成为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2004年虽然经历了宏观调控,我国钢铁产量仍然持续增长,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前11个月,我国的钢产量…  相似文献   

20.
扩大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印经贸关系现状200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75.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我国出口33.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进口42.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9%。虽然中印双边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但双方目前的贸易额相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近年来,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医药品、轻工产品、纺织品、化工、食品、金属制品以及生丝、杂豆、纸张纸浆、松香、焦炭等。90年代中期时,矿产品曾是中国对印度出口的第二大商品,近两三年来已经退居于第三或第四位,而机电产品则跃居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