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铁矿石价格剧烈波动,对国内钢铁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自2003年加入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进口国却长期存在着"大市场悖论"。一方面,对铁矿石的进口规模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正不断丧失话语权。这种困境既与铁矿石国际市场的垄断有关,也与国内产业环境和谈判的"系统失灵"有关。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参与铁矿石国际定价过程中处处陷入被动.大多数人在分析其原因时都指出了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存在的问题,但缺乏理论上的说明,必须进一步探究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联盟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随着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规划的实施,我国的铁矿石将进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在回顾了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短期内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指出我国在争取进口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一是通过资产力量大力扩充对于铁矿石采矿权的掌握;其二是铁矿石进口需求方面的紧密团结以取得谈判的更大力量.最后指出,尽管当前这两.种途径都遇到了挫折,但作为铁矿石进口的大国,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4.
我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在与国际铁矿石三大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总是难以掌握价格谈判的主导权。我国钢企是全球铁矿石最大的消费方,根据国际惯例,重要消费方在定价机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大钢铁产业集中度、增加国内铁矿石资源供给、强化行业协会职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任昱文 《消费导刊》2012,(1):61-61,64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贸易国,却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长期缺乏话语权。本文通过对铁矿石定价谈判过程中的博弈分析,剖析了我国缺乏价格谈判议价能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铁矿石贸易谈判过程中话语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和定价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继连续4年大幅度上涨之后,2007年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矿价格仍上涨9.5%,首先说明国际铁矿石市场供求关系仍没有明显改观,其次表明三大铁矿生产商的市场控制力大大强于钢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现况的前提下,建立国际铁矿石定价机制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国际铁矿石的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未来的铁矿石谈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铁矿石进口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随着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规划的实施,我国的铁矿石将进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在回顾了近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对我国短期内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指出我国在争取进口铁矿石定价话语权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一是通过资产力量大力扩充对于铁矿石采矿权的掌握;其二是铁矿石进口需求方面的紧密团结以取得谈判的更大力量。最后指出,尽管当前这两种途径都遇到了挫折,但作为铁矿石进口的大国,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8.
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及走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现行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简要分析了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状况,并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铁矿石的供需态势,对2009年国际铁矿石谈判进行了推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2月9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2010年第一次信息发布会上,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勃然大怒,指责媒体恶意炒作,给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添乱。也许是因为上一年度中钢协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铁矿石谈判未果而恼羞成怒,媒体成了出气筒。不过,尽管中钢协的高官失态,迁怒于媒体,仍然改变不了中国在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关山阻隔,坎坷依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缺少话语权已成为导致我国钢企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并完善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铁矿石合同定价机制的由来及演变历史,然后基于产融结合的视角,指出我国在铁矿石定价中无法形成产融结合,无法通过金融资本来支撑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是造成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存在缺陷的重要因素。最后从产融结合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清江 《中国市场》2010,(36):44-46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却屡战屡败。本文通过比较铁矿石价格与石油价格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铁矿石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金融属性,并就此给出了提高我国应对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和钢铁产能的不断扩张,作为钢铁最重要的基础原料,我国铁矿石需求量迅速增大.200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国内铁矿石产量不能满足钢铁产业的需求,只能依靠进口铁矿石来弥补供需缺口.2009、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分别为6.2778、6.1863亿吨,相较2008年的4.4345亿吨分别增长41.6%、40.6%.铁矿石进口出现"不得不进,还不能少进"的局面.虽然我国进口的铁矿石量很大,但在进口定价上一直没有话语权,过高的铁矿石进口成本已经使部分钢铁企业徘徊在亏损的边缘.那么,我国在铁矿石进口上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问题的出现?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又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文章将集中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叶菁 《市场周刊》2006,(4):40-41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口铁矿石年年大幅度增长。当前。国内港口进口矿库存将近有4000万吨。远远超过中国平均一个月的铁矿石进口量。港口矿石的堆积。造成了进口矿市场的萎靡不振。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钢厂和贸易商加大进口量。造成了需求旺盛的假象。非常不利于正在进行中的国际进口矿价格谈判。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三大矿山均放弃40多年历史的长期定价机制,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中国铁矿石进口面临一个更加艰难的境地,在铁矿石的进口定价权方面中国除了应积极在博弈中争取主动外,更应努力在博弈外建设一个权威的铁矿石期货市场,以彻底终结对我方不利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文章主要从定价权现状出发,结合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显著提高,然而我国进口铁矿石定价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对我国的钢铁企业、产业及国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文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角度分析我国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现状,进而深入分析定价话语权缺失对我国钢企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我国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钢铁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对钢铁的大量需求,国家铁矿石开采量供应不足,因此近几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加的现状,分析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国家和进口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针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提高现象和铁矿石价格变换等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因素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10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进入尾声,中国钢铁企业再次在谈判中陷入不利地位。只有搞清铁矿石价格的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通过分析影响铁矿石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对铁矿石价格变动趋势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随着钢铁产业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铁矿石逐步转向期货定价,2013年我国推出铁矿石期货。本文通过对我国铁矿石期货与现货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铁矿石期现货价格呈现较为一致的走势,但期货价格还不具备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本文对我国钢铁和铁矿石企业开展期货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起到指导作用,并对我国铁矿石期货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于恩锋  刘飞 《中国市场》2008,(15):94-95
我国是国际铁矿石的需求和进口大国,可以说是市场需方的一个大寡头,但是在每次的国际铁矿石贸易价格谈判中处于几乎"失语"的尴尬处境。本文分析了其原因并为改善这种不利处境为我国钢铁企业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74-75
2010年铁矿石谈判季度定价的实行将对价格博弈模式产生影响。对其研究利于中国的合理应对以实现定价"中国模式",提升谈判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