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春林 《财会通讯》2008,(12):91-92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两个前提之上。根据这个前提,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2.
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产品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所以。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存的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计算的成本分配给最终的产品或劳务。  相似文献   

3.
以作业分析改进企业价值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王亚楠 《河北企业》2007,(1):13-13,44
作业分析源于作业成本法的形成.作业成本法(ABC)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库伯和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在总结、发展了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于1988年正式提出的。ABC法将成本分配分为两个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相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费用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向成本对象分配。ABC法认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因而把作业作为间接费用向成本对象归集的中间环节,首先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把资源费用归集到各种作业上.然后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把作业成本归集到成本对象,即产品或业务上去。作业成本法不仅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发展了原有的管理方法外,而且还创造了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分析法。作业分析法引入了作业管理的理念,通过对产品、价值(作业)链、作业和资源的分析,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非财务信息.是一种全新的企业观。  相似文献   

4.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范围确定传统成本观认为,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资金的总和,而作业成本观则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其核心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据此,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大致可分为三类:(1)  相似文献   

5.
一、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石油钻井公司实施的可行性 分析(一)作业成本法介绍作业成本法(Activily—Based Costing,简称ABC)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库拍和卡普兰(1988年)提出,其要求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消耗的资源成本准确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其核心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该方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范围,改进了成本分配方法,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6.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包括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或劳务。这一过程可分为三步骤:第一,确认作业中心,计量各种资源耗费;第二,把资源分配到作业,归集成本库成本;  相似文献   

7.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理解为“资源-作业-产品”,即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依据这一原理,在进行作业成本计算时必须遵照以下步骤:第一步,将企业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销售这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所谓作业是指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了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确诊主要作业,建立作业中心,第二步,根据资源动因将各种资源的消耗费用计入各作业中心。根据资源动因,结合各项原始记录就可以在各项人、财、物资源发生消耗时记入各自的作业中心。第三步,根据作业动因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驱动率,将各作业中心所计入的费用分配计入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劳务或顾客,下同)。按照作业动因确定作业成本驱支率时,如果某一作业中心包括多项作业时,应以主要作业或重要作业为基准;同时,在确定作业成本驱动率时应结合情况灵活采用经济业务驱动(指依据业务发生的频率来计算的驱动)、期间驱动(指完成每一作业所需的时间量)或密度驱动(指每完成一项作业所使用的资源),只有灵活地选择作业成本驱动,才有可能简便而准确地进行作业成本计算,通过作业成本的计算,一方面将各项直接成本在其发生时直接计入各最终产品,另一方面按照各作业中心所确定的成本驱动率将间接成本分配计入各是了最终产品,使得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得以准确真实的计算和反映。  相似文献   

8.
史丽文 《河北企业》2012,(11):35-35
作业成本法(ABC)是重要的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标准成本制与作业成本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成本制,即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是为产品成本规定各种标准,并适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会计的计算与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在成本领域的具体运用。作业成本制是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认为企业是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建立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由于作业消耗了资源,产出消耗了作业,因此资源应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而作业成本应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出。标准成本制和作业成本制是两种基本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观认为,企业中存在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费用的总和。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计算的作业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作业对象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业成本法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 《财会通讯》2009,(7):50-51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内容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思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基于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按照作业进行成本归集并按照成本动因进行费用分摊的计算。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  相似文献   

12.
杨帆 《现代企业》2008,(10):21-22
企业作业成本管理(ABCM)是在作业成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它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商品转移到作业层次,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理,将作业成本分配到特定的成本对象中。价值链分析是以价值链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价值链的构成,价值链上的每项价值活动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价值链上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等,以期发现本企业价值链及价值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价值活动、优化价值链的途径,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作业成本计算就是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将费用分摊至产品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制度。  相似文献   

14.
试论作业成本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系统。它是建立在“作业”这一基本概念基础上的,根据《作业会计》的解释,所谓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的集合体。行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军用飞机使用维修保障费用难以控制,研究了作业成本法在其费用控制中应用的问题。利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作业消耗资源,战备完好性消耗作业的基本思想,给出使用维修保障阶段的作业链,得到成本库和成本动因。最后以某型飞机为实例,计算了该型飞机使用维修保障的总成本,分析了控制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计算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军用飞机使用维修保障费用控制的应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业成本法主要思想: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作业成本法围绕生产经营作业,揭示成本发生的真实原因,并按照各种不同的产品、服务、作业耗用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  相似文献   

17.
石油钻井公司作业成本法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石油钻井公司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一)作业成本法介绍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最早由哈佛大学的库拍和卡普兰(1988年)提出,其要求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消耗的资源成本准确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  相似文献   

18.
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  相似文献   

19.
一、作业成本法与高新技术企业概述(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耗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业成本法是建立在产品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产品消耗作业。所以,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计算程序,就是把各资源库存的成本分配给各作业,再将各作业成本库计算的成本分配给最终的产品或劳务。作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ABM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耗费资源上,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建立起一个以作业为基本对象的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