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基于同质企业假设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无法对企业间的异质特征做出解释;最近几年,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揭示出贸易自由化会使生产资源和市场份额向高效率企业重新配置,从而促进产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开启了贸易利得的新来源。本文综述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分析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启示,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而以梅利兹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进一步将研究视角微观化,以企业为分析变量,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围绕企业异质性,就贸易发展中异质的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新新贸易理论所独有的选择效应,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最根本的拓展。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这一效应实现了对产业与企业层面的资源再配置。文章将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异质性企业模型中的选择原理加以归类,概括为:贸易使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倾斜。这种微观层面的资源配置,产生了传统贸易理论未能阐述的生产率额外提升。贸易使资源在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再配置,但仍有一些企业层面的调整(如贸易对象、投入品、产品质量)是现有异质企业模型未能解释的。对这些维度的拓展与解释,是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新贸易理论是以企业异质性、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国际贸易理论。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梳理以往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之后将贸易自由化对新新贸易理论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通过跨企业的再分配效应,贸易自由化在提高总生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最后提出新新贸易理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利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会引起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损失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同时导致低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上升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下降;相较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进口中间投入和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理论模型,分析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度企业层面的中间品投入关税和DVAR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DVAR的影响。在考虑了相关的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表明中间投入品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中国企业DVAR的提高,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DVAR的影响并不一样。本文结论为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角度重新认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动向——基于异质企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均基于同质企业的假定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近年来以Melitz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本文以被Helpman称为基石性的Melitz"贸易对行业内资源配置与生产率的影响"一文为基础,介绍当前"新"贸易理论①的主要理论框架、主要观点和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新新贸易理论“新”在何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是基于企业同质化的前提假定.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然而,近年来以Melitz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在其规模、生产率以及工人的工资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而提出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为新新贸易理论,其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国家和产业层面转向企业和产品层面,以生产率差异作为企业主要特征,从微观层面详细剖析了企业的出口、投资以及国际化生产组织行为,为国际贸易的利益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中间品进口关税和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地,文章将2001年中国加入WTO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此外,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DVAR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更为上游环节所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文章为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以及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来提高我国的贸易收益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大,其次是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从七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了2014年国际贸易国外研究文献。具体为异质性企业贸易,贸易福利与贸易自由化效应,全球价值链与生产分割,贸易与劳动力市场,贸易谈判与协定,贸易成本与贸易壁垒,以及其他领域。其中,异质性企业贸易是研究的最前沿,处于主体地位;贸易福利与贸易自由化效应、全球价值链与生产分割是研究的重要方面。从微观企业视角分析贸易议题是前沿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西方贸易理论的微观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是当前贸易微观领域里的最新论题。这一研究突破了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到一般均衡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强调个体企业特征与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紧密关联性。本文通过对这一最新成果的简要回顾,厘清了理论发展的主要研究脉络。研究表明:西方贸易理论正在发生从宏观分析向微观基础的研究转向;以生产率差异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新形势下我国出口投资战略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吴赛芬 《商》2014,(7):204-204,177
根据新一新贸易理论,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出口,低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国内销售。新一新贸易理论是产业内贸易和产品间贸易的延续,是研究产品内贸易的理论依据。少数学者用中国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与新一新贸易理论相违背的结论,即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出口,而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国内销售,本文也是立足新一新贸易理论,结合前面几位学者对湖南省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及得出的结论,而从理论上阐述企业异质性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效应分析,并得出与新一新贸易理论不一致的结论:企业生产率与出口显著相关,但其相关关系不确定,因此,企业异质性是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显著因素,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假设研究,认为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存在着“生产率阈值重叠”现象。“生产率阈值重叠”现象引发了笔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进一步思考,在“生产率阈值重叠”区间内,生产率不是唯一决定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因素,必定有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知识偏好”的概念,认为在企业层面的国际化路径决策不仅是生产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企业知识偏好”也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而研究不同贸易方式中企业出口比重变化在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出口比重提高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2)低生产率的企业以加工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高生产率的企业会以一般贸易的形式扩大出口。实证研究采用海关数据和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假设。中国出口企业主要通过出口比重的边际调整来最大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得失,因此若想通过"出口学习效应"更快成长,政府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即松解融资约束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企业异质性有两种形式,由于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这两种异质性紧密相连.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阐明了现实中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通过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内贸易模式,并在企业全球化生产研究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樊瑛 《财贸经济》2008,(2):120-126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将“产业”作为研究单位,企业则因被认为具有同质性而不予考虑。由Melitz等领军的“新新贸易理论”研究,则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层面,提出了国际贸易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从而开拓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新的前沿。本文围绕企业异质性这个焦点,就国际贸易异质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贸易政策与异质性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出口与企业FDI选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8.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打破了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以不同生产率为出发点,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阐述了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深化"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问题同在。通过运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特点,综合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为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了国际外包的飞速发展,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溢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分别从总体生产率、外包的异质性、行业异质性三个角度对国际外包的生产率溢出效应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了包含贸易自由化、企业异质性以及外向型经济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和数值模拟,本文研究发现:(1)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形成"自我选择效应",即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生产效率次之企业选择国际贸易、生产效率较低企业选择供应本地市场,从而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可同时大幅增长;(2)当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市场进入成本存在异质性时,Krugman(1991)所述的完全核心-边缘结构可能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完全集聚的核心-边缘结构;(3)无论是贸易自由化还是企业异质化,都能有效地促进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并且贸易自由化和企业异质化程度越高,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