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08,72(3):13-13
牵手美国华平基金长达12年之后,国内最大的邮购公司——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公司最近改投新东家。  相似文献   

2.
网站网址:www.m18.com网站介绍: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是由麦考林欧美邮购有限公司和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中外合作企业,成立于1996年1月,是中国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从事邮购业务的二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设立的公司。麦考林自成立以来,立足上海市场,面向全国提供邮购服务、邮购咨询和售后服务,实际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美元。麦考林邮购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拥有超过250万的邮购会员,年营业额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4月15日,麦考林隆重推出第一家具有全国范围内支付和交货能力的大型网上商厦——麦网(www.m18.com)。该网的推出标志着麦考林从邮购业务向电子商务的转型。麦网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在麦考林强大的邮购市场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商业企业》2010,(4):9-10
第一食品在世博园区共有三家门店,分别是位于世博轴的一分店、A片区亚洲广场南侧的二分店,以及位于C片区美洲广场东北方向的三分店。三家门店面积均在一百平方米左右,整体风格温馨优雅、细节布置精致用心,传承公司专业食品零售经营特色.以销售上海及全国各地特色食品为主,兼售上海世博会纪念品,  相似文献   

4.
1998年华联吉买盛GMS开出第1家门店,投资4000万元;迄今已在市内外开设22家门店,总资产达10亿元,员工5000人;2003年公司投资回报率达17%,净资产增长10倍,上交税利6000万元;吉买盛已成为上海国有商业构筑GMS零售业态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5.
李正曦 《商界》2008,(9):28-35
你不会想到,中国零售行业还有这样一家富有探索和实验意义的企业。 12年前,国际邮购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却因水土不服几乎全军覆没,麦考林顽强地活了下来。它不仅让邮购这种业态在中国扎下了根,而且还实现了邮购与电子商务、连锁门店三种业态的成功组合,在时尚类零售市场中一骑绝尘。  相似文献   

6.
吴晓燕 《成功营销》2011,(10):22-22
百思买拟在今年明份以“电子商务+实体店”模式回归中国市场,公司正与内地一家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洽谈。正式签约后,上述国内电子商务公司将正式成为百思买在华子公司,全面发展家电网上零售业务。除此之外,百思买还计划重新回归实体店业务,打算在上海开出两家门店。  相似文献   

7.
《上海商业》2008,(1):41-41
上海三阳盛食品有限公司地处南京西路华山路口,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店名店,以经营南北货,腌腊制品,休闲食品而享誉申城,公司下属两个门店,一家食品厂。  相似文献   

8.
李正曦 《品牌》2008,(9):52-57
你不会想到,中国零售行业还有这样一家富有探索和实验意义的企业。12年前,国际邮购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却因水土不服几乎全军覆没,麦考林顽强地活了下来、它不仅让邮购这种业态在中国扎下了根,而且还实现了邮购与电子商务、连锁门店三种业态的成功组合,在时尚类零售市场中一骑绝尘。正当麦考林蒸蒸日上之时,控股方却忍痛割爱,引发风投一场"抢宝"大戏。红杉中国后来居上,一掷千金,达成了这笔迄今为止唯一控股收购的交易。当一个公司吸引投资以后,往往会成为标杆,带动整个行业的火爆。多渠道零售模式正不由分说,走向主流视野。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论点摘编上海可以容纳多少家超市门店?到超市购物已成为消费潮流,开设超市门店也已成为商业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有一个问题却还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上海可以容纳多少家超市门店?杭州商学院李骏阳教授在1997年8月15日《文汇报》上撰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根...  相似文献   

10.
B2C电子商务与邮购的实质都是直销。业界专家说,网络公司抢走的都是邮购公司的生意。但生意的成败最终并不取决于工具,而是做销售的经验和技巧。当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为如何在网L做生意而苦苦挣扎时,邮购公司已利用互联网将原有的工作做得更快、更好、更便宜了。  相似文献   

11.
联华超市创建于1991年5月,是上海首家以连锁经营为特色的超市公司。1991年9月21日,联华首家门店在上海曲阳地区正式开业,这个基本可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的自选式连锁超市在当时的上海独树一帜,上海的零售业从此进入了连锁商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艰难创业,探索超市发展之路良威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于1991年3月开始筹建,5月被正式批准成立,9月在本市最大的居民新村之一的曲阳新村开设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设施比较新颖的联华超市曲阳商场,至今已四年多。目前已有门店32个,除了黄浦、卢湾、静安、嘉...  相似文献   

13.
周莹 《新财富》2012,(7):16-20
2012年6月1日,联华超市(00980.HK)旗下药妆店品牌樱工房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开门迎客。由联华超市与日本GROWELL集团、上海每日通贩合资组建的樱工房连锁品牌定位于日式药妆店,汇聚7000余种商品,涵盖基础护理、化妆工具、健康食品、美容仪器等。按照规划,樱工房年内将在上海高档商务社区开设5—8家门店,并于2015年后逐步向泛长三角地区拓展。  相似文献   

14.
《商场现代化》2000,(12):13-13
<正>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开业初期只有6家门店,年销售额9000万元。在8年的经营中,公司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管理,形成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开拓全国市场为目标的滚  相似文献   

15.
2月22日,全美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店百思买,宣布关闭在中国的全部9家门店及上海零售总部。与此同时,其全资子公司五星电器突然高调召开发布会,宣布将快速扩张开店,今年再开出40-50家门店。而最新消息是,百思买4家门店的服务柜台将再开业一个月,以解决后续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连锁经营之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家平 《经贸世界》2002,(89):38-39
今年初中国连锁协会公布了2000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名单。从1997年至2000年,百强企业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70%左右,发展势头强劲。百强企业的总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近3%。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不仅缺乏先进技术,而且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规模上还不够强大,连锁企业前100名的营业总额加起来还远远赶不上沃尔玛一家,形势非常严峻。连锁经营以规模取胜,以商品价廉见长,门店越多,商品经营成本就越低,商品价格就越低廉,就越具有竞争力。我国连锁企业规模不大还表现在连锁经营的门店数量方面。据统计,全国每家连锁企业平均拥有门店仅14家,名列广东省2000年连锁企业销售额第一的深圳“万佳”门店数量只有5家,而发达国家一般的连锁企业也有数百家门店,名企业有上千家甚至上万家门店,销售额达百亿美元。而根据我国上海,广东等地的连锁经营经验来看,一般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规模效益。但是国内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店”不见“网”,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流量有限,根本无规模效益可言。  相似文献   

17.
末末 《商业文化》2006,(6):52-53
拓展沪上卖场的“后来者”——上海易买得超市有限公司继去年投资1.2亿元开设银都店、今年投资7000万元新开牡丹江店后,三林店五月又闪亮登场,这已是易买得在上海开出的第5家投资超过7000万元的门店,它将曾经被一些大卖场公司奉为经营成功之道的低租金、简装修、少设施的低成本运作方式远远抛弃,彻底对低价大卖场说“拜拜”了。  相似文献   

18.
罗齐  姜志勇 《商业研究》2004,(21):68-69
上海连锁超市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产业规模,然而,目前众多的超市门店商品、价格、促销、服务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最终导致低水平的重复与价格竞争,不利于本土超市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上海市的具体情况,分析连锁超市同质化竞争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巨头,来自瑞典南部丛林的宜家(IKEA)家居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相对稳健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门店也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各一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宜家在全球33个国家的门店总数是216家。就门店数量而言,宜家中国(大陆)在宜家全球所占比例不到1%。  相似文献   

20.
连锁超市的企业形象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连锁超市是一个年轻的零售业态,连锁超市企业的形象开始是与业态形象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近两年连锁超市的快速发展,超市门店已是随处可见,但是,大部分连锁超市公司的特色还不明显,各个超市面目大同小异,这种状况显然约束了超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上海的连锁超市公司是否需要塑造自己企业的形象,如何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