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院的发展需要内涵深化,内涵深化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建设。一个企业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企业就有了灵魂,有了精神内涵。学院有了自己的文化,有利于统一战线、统一思想、统一价值观,全体教职工才会团结一致,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相似文献   

2.
老外的书架里藏着金子依依从小便有个好习惯——整理书架。大学毕业后,因为暂时没找到适合的工作,依依只好赋闲在家。那段时间,她情绪很低落,整天把自己锁在书房里。一天,爸爸对她说:"有位美籍朋友,每次来咱家,都会对你整理的书架赞不绝口,多次提出让你帮他整理书架。  相似文献   

3.
记得好像是1985年,我买过一本讲企业文化的英文书,当时只觉得书名新奇,没有真看懂。后来在公司里,我也不断提到企业文化,但只是一般概念,很苍白,也起不到作用。再后来,我们也请过清华大学教授来公司讲企业文化。我自己也研讨企业文化,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一直到最近,还有人向我提起华润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 很多爱读书的人在创业时会想到开书店,又有书看,又有钱赚。可是真开起来了,才发觉当初的设想太简单。首先是书价太高,没有几万元的投入,书架根本摆不满。等摆满书了,来的顾客大多数都是白看的。好不容易买一本又讨价还价,非把正版书说成是盗版,要求半价,让你赔个底儿朝天。而且书店开到最后,一算账总是没赚一分钱,只有一屋子的旧书等候削价处理,可惜后悔已晚。王振华(电话:0535-7266706)却经过巧妙策划,投资仅7000元,开起了一家独具特色的"读吧",每月盈利3000元,从而擦亮了众多读书人的生意  相似文献   

5.
新品时尚     
《中国对外贸易》2011,(5):92-93
大多数的企业管理的书籍都会告诉你:制定商业计划、分析竞争形势、寻找投资人等等。如果你要找的是那样的书,那么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吧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建设好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工商行政管理》2010,(19):71-72
几十年来,重庆工商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逐渐积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工商文化。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工商系统把握机遇、审时度势,把红盾文化作为工商事业最重要、最基础的"软实力",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切入点,强力推进红盾文化建设,实施工商文化建设“三个一”(一本书、一首歌、一张碟)工程。  相似文献   

8.
说起图书馆,人们就会想起书、书架以及书架间静静窜动的人群和静坐伏案的学者,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馆长湛佑祥的话说:信息时代,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与时俱进,不能真正积极地对图书馆进行改革,图书馆就会失去它时代的意义;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将会被潜行蚀食;一个国家征服自然、征服世界的智慧也将会在无声的信息之战的博弈中渐渐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刘贤方 《商界》2011,(10):52-54,56
中国人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一说法也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当我们长期地生活在某个文化中,就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丧失了文化的敏感性。只有跳出自己文化的圈子去观察,才会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宗茂 《消费经济》2003,19(1):63-64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这个大趋势,学术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士试图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探索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尹世杰教授的新作《消费文化学》一书就是这种探索的丰硕成果。通读此书认为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晓艳 《商业科技》2007,(2X):326-327
企业文化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调动、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性,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流传和发扬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德、守信、开拓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管理者必须明白自己企业有何种组织文化倾向,处在企业生命周期哪一个节点上,从而判断应该追随哪一个神,选择怎样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是个饭馆儿就有座位。只是我们必须整明白,文化就是文化,座位就是座位。正像饭馆不能随便用“雅座”去泛指一般座位一样,我们不能随意用某种“理想化的企业文化概念”去泛指所有实际存在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或强或弱,或稚嫩或久远。再烂的企业也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一个烂企业之所以烂,并不在于没有企业文化,而很可能恰恰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烂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走出企业文化认识误区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的建设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的误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企业必须走出这些认识误区,创造企业自己的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6,(2):5-5
“企业文化”,一个飘洋过海的舶来词。早已是中国企业的必修课。所有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大小老板都在谈论着企业文化。然而,我们实际上没有创造出多少好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旗辉  王福生 《商界》2003,(7):32-33,34,35
人,总是有理由将自己摆放到一个特殊的位置,并极其随意和功利地对契约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契约意识的缺乏正成为当下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精神顽疾。  相似文献   

17.
学院的发展需要内涵深化,内涵深化需要有相应的文化建设。一个企业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企业就有了灵魂,有了精神内涵。学院有了自己的文化,有利于统一战线、统一思想、统一价值观,全体教职工才会团结一致,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相似文献   

18.
原媛 《商》2014,(2):106-106
随着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深入,有关其命名的分歧慢慢凸显。王仁湘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与程序》对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原则和随之产生的各路分歧以及该如何解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自己独到见解。本文对这篇文章做一些初步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其命名方法、原则等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陈美淇 《华商》2014,(3):20-23
一走进美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正充斥着整个空间。从四尺三裁的红底黑墨手书,到青描白瓷的作古花尊,再到暖色基调的抽象派油画,物贯中西,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20.
韩非 《中国工商》2002,(9):134-134
每个企业都应该有适合自己企业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为文化而文化,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是其能否促进企业获得长久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